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1

家电大鳄们的第一桶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9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黄光裕 靠4000元起家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书写了“105亿的传奇”,作为中国最富的几个人中的一员,他总结是因为毅力和坚持,加上一些运气,自己才走到今天。

    1969年,黄光裕出生在广东汕头凤壶村。小时候,家境清贫,16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了,随后,辗转来到北京。

    初来北京的黄光裕,觉得北京大得不得了。于是,他一整天就在北京站周围转来转去,不知道哪里是商业区,也不知道在这么大的北京城里应该怎么去做买卖。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揣着4000元,加上借来的3万元,在珠市口附近盘下一个100平方米的门面,兄弟俩决定做家电生意——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了出来。在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采用的是“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但黄氏兄弟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路线。短短十多年间,国美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开各地市场,所到之处刮起阵阵价格旋风。1988、1990、1993和1999年,国美电器经过4次调整扩张后,如今正步入快速成长期。目前,国美电器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全国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等地区拥有分部30个、门店近200个,旗下员工4万多名。

    张大中 首席店小二
    张大中何许人也,大中电器的当家人,他却自称是“首席店小二”。1980年冬,张大中在自家厨房亲手制作了60台落地灯,赚了160元,这就是大中电器的第一笔生意。

    1982年4月,张大中注册成立“张记电器加工铺”,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制造音响放大器。张大中偶然发现朋友单位积压了一批电子器件,质量、性能恰好能满足制作音响放大器的需要。于是,张大中做好了一件样品到商店试卖。试卖成功后,他立即买回100套元器件投入加工。没有车间,他把自已家的腾出来;没有工作台,饭桌摇身一变;没有工人,他又找了几个熟人帮忙……这段期间,他既是操作工也是营业员,是业务经理也是技术员。从照像制版、腐蚀打孔、焊接组装、检测调试直到包装封箱,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七八道工序。为了节约开支,大中从旧货商店淘到8元钱的匈牙利生产的信号发出器,修理后成为最重要的检测工具;为了买到质优价廉的元器件,他骑车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元器件厂,把能够订阅的专业性刊物一网打尽……市场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增长着对成本、利润、价格的认知,也积累着关于生产、管理、服务的经验。不到一个月,资金顺利回笼。张大中又买下了200套元器件开始第二轮的生产。

    1988年9月,大中的营业额突破10万元。1989年大中电器的第一家门面店在北京西单开业。1996年,大中的经营范围开始扩展到家用电器。

    陈晓 吃透江浙沪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晓进入街道工厂工作,不久便当上了上海市工业局三产办的负责人,他负责经营的正是“家电”。当时彩电凭票供应,陈晓把搭配来的滞销产品销往外地,把彩电卖给市民。短短几个月,三产办火了。

    1990年,陈晓被区商业局看中,被挖去继续经营家电。他到商业局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南汇区家电批发站”改名为“永乐家电批发总公司”。于是,原本一个区级批发站就此拥有了承接全市乃至全国生意的资格。陈晓任公司常务副总、主抓销售。

    1993年,永乐家电的年销售额已经做到18个亿。而当时公司的主要领导却掉进了房地产的“热浪”,动用公司所有资产以及银行贷款大量购买地块。陈晓只能眼睁睁看着“永乐”就这样倒下。1996年底,陈晓带着40多位一起苦心创业的员工集体辞职。他们惟一的条件,就是放弃买断工龄的钱,换回曾倾注无限情感的“永乐”品牌。

    1997年,40多个人自己集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终于开张了。可他没有想到,红绸下的“永乐”已经坏了名声,这令他们在此后两年中举步维艰。直到1998年,度过危险期的新永乐明确战略目标:抛掉批发,只做零售。成立了上海地区的第一家家电超市连锁店。仓库改造的商场本来房租就极低,再用外墙广告换取场租费,房租就根本不用付了。陈晓的低成本扩张概念在那时成形。

    由于永乐的价格低、服务好,很快打破了上海国有企业垄断的格局,迅速打开了市场。有了可复制的模式,发展就快了。1999年,陈晓乘胜追击,接连建起了连锁店。

    在上海康桥的永乐家电总部会议室的一张地图上,永乐的扩张战略和布局策略形象清晰。陈晓表示,在扩张模式上,国美是全国点状扩张,苏宁采取分公司模式,山东三联是在区域内发展。而永乐则是吃透上海和江浙一带,形成块状布局、完全连锁的地域平台。

    张近东 半路杀入空调业
    2005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张近东成为“最快成长”第二人。张近东,这位曾在15年间赚取25亿元财富的家电大鳄,似乎更着意苏宁的未来。

    1984年,张近东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南京鼓楼区一家区属企业。凭借敏锐的眼光,张近东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获得了10万元创业资本。

    1990年,张近东辞职下海,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家电。当时空调还属于奢侈品,利润堪称暴利。没想到张近东第一年就做到了6000万元。他当时只有28岁。

    半路杀入空调业的民营企业苏宁无疑打了南京国有大商场一个措手不及。1993年,“八大商场”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苏宁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凭借平价优势当年空调销售额达到3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空调经销商。

    1995年以后,中国家电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为此,张近东逐渐缩减批发业务,开始自建零售终端,卖家电也从单一空调逐步增加到综合电器。第二年,苏宁的触角伸向扬州,开始探索家电连锁的道路。

    2000年苏宁停止开设单一空调专卖店,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结果亏损2000万元。但时间证明了张近东的正确选择,苏宁的全国连锁体系也在快速扩张。如今,张近东的身家已经超过25亿元。(市场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