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0

已见其人再洞察其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经营保户心就从DM开始
光凭DM媒体,能让受方享有「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以及令竞争者无从「捕风捉影」的神秘感,就值得你一路看完它。
即使最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国和也都会有这样的机会,会不自觉产生期待的情绪。首先,是早晨翻阅报纸的那一刹那;其次,则为傍晚打开信箱的那一瞬间。「有什么重大新闻?」「是谁寄信给我呢?」相信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好奇的问题。更妙的是,只要对了味,读它个千遍也不厌倦的人,为数也不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众多行销媒体中,「DM文宣」特别得行销伙伴瞪大眼睛瞧瞧的原因?
DM的损益平衡点
正如主文所述,无论是售中诱导与说服式的信函,抑或是售后纯关怀的卡片问候,都是DM的一种。然而,即使行销伙伴知道运用这种「来得无声无息」的个人广告,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辞不达意,但对于是否值得投入大笔金钱来孤注一掷,却不免会感到质疑。
虽然,详细的效果测定十分困难,不过即使是大约的数目,还是要以推定有多少反应,才能称得上有利润,意即推定「损益平衡点」。对于DM制作颇具心得的南山人寿陈荣昌即估计,一般保户对此类DM,有15%的人会有反应;5%的人会满心接受。但为求稳健起见,我们假定接受为3%,DM的制作成本加邮资费用为每封15元,同时,假定发出了400封。
于是,15×400÷(400×0.03)=500,要争取每位顾客,必须投入500元的DM广告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接受你的12位准保户或保户中,有一个人跟你买了保险,就算是十足稳赚不赔的投资了。陈荣昌表示,他一年最少寄6封问候函给保户,对于某些影响力中心的人物则高达12封,甚至18封,果真是高手过招,果然不同凡响。
好的DM不是环保杀手
此外,陈荣昌强调,保户对DM的接受度,是可以评估出来的。如果说,接受度不到1%,那表示行销伙伴把DM当作是路上传单来运用。也就是说,他忽略了保险DM应有的特色:「在必要的时候,对特定的人,提供必要的期待」,而非像传单:「在非必要的时候,对各位先生女士,提供他的近况。」
客户期待从你寄的DM上,得到称赞、赢得关怀、以及享受视野的快感;更想要知道,保险能帮他节省或减少哪些麻烦事;甚至,即使只是一封附注:「我是在某某场合得知阁下大名的。」这个小动作,都比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的传单来得有用;毕竟保险,是动辄上万的无形商品,不是传单上一句「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就可刺激起购买欲的。
所以,陈荣昌认为,行销伙伴无论为使售中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或为维系保户情谊而发出的信函,都应尽量让顾客感觉到,你乃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性情中人;而不是「无孔不入」的环保杀手。这正是强调DM「重质不重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意境。
光凭这些抽象的解释,行销伙伴也许还不能理解,到底保险DM该如何运用,才能做到让人感到「有点黏,又不会太黏」呢?陈荣昌愿与国和共同分享他的经验。
DM是计划什么寄什么
如图所示,这是一则DM制作的流程。在步骤1里的名册收集里,陈荣昌常告诉属员「如果你有50位保户,你就应该再找50个准保户,来作为目标。」他强调,这可带动行销伙伴十足的活动量。至于每个潜在客户的投资期限,陈荣昌则为自己订下2年的知性之约。
第二步骤里的「文案、构图、印刷」,他建议为求效率起见,不妨交由坊间出版社来代劳,而行销伙伴应将焦点集中在:怎么寄?是「想到什么寄什么」、「有什么寄什么」,还是「计划什么寄什么」。可想而知,前二者,心血来潮式的散弹发射,想抓住顾客或维持永久的认同效果,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必须事先做出半年或一年的具体实施企划才行。
以售中诉求诱导与说服的DM为例,5W即是最佳的文案重点诉求。Who,我能帮你提供何种服务;What,保险脸谱多样化;Why,为什么保险跟你息息相关;Where,保险跟你如影随行;When,你何时需要检视身价。另外,加上How,保险如何让你减少烦恼事等,有排列顺序的选择性暗示,最后加上一封:「承蒙您耐心地阅读前几封信……」这更能提醒准保户,行销伙伴的存在。
另外,为了留住保户的心,陈荣昌对于贺岁卡、季节性的问候函更是煞费苦心,他企划一年度的DM计划,包括3月报税、4月儿童节、5月母亲节、6月凤凰花开时、8月父亲节以及中秋节等等,一直到新年贺卡的问候函,每张均是请广告公司精心设计的杰作。他说得好,既然这是必要的投资,那何不多花一些巧思,让保户爱不释手,愿意珍藏呢?就好比醋不再只是滴或沾的,而是用来喝的。而这也就是陈荣昌为什么永不操心客户来源的个中奥妙了!
DM与信封一家亲
再者,谈到采用有信封的DM时,必须研究信封的制作法,一是务必使顾客有拆开阅读的兴趣;其次,则是规格的设计。由于DM的实质内容及目的,容易流于广告化,所以行销伙伴应尽量使它有接近书信的感觉,特地贴上邮票,不失为良策,毕竟一封打着邮资已付的信,不足以吊人胃口。甚至,更热心的做法,是使用新上市的,或者是纪念邮票来贴 。陈荣昌运用在这种小地方表现心意,可谓十足满足了有搜集邮票癖好的保户。
当然,想做的太多,但也应兼顾效率问题。电脑取代人力的事实已无庸置疑。陈荣昌说,好在,电脑让我发2,000封问候函,只需2小时;坏在它让问候函看来越来越机械化了。唯一变通的方法,是让信封、信纸有一系列的质感、颜色的变化。因此,他从不让同一色系的信纸信封,出现在同一客户手中四次以上;也常常更换印制名条的色带颜色;更不时在钻研A4信纸折成2折、B5信纸折成4折,可以玩出怎么样的信封 ;偶尔来个「透视窗」的信封,感觉也不赖吧!这正是提醒行销伙伴,看了不妨学,学了就要做,做了就会红。
DM始于搜集终于管理
最后一个步骤,名册的修整与管理,正是DM媒体考验行销伙伴的一大难关。对于亲人而言,凭人脑管理名单或许轻而易举;但对资深伙伴来说,正印证了:「DM始于管理,而终于管理。」多少人即在此重要关键,功败垂成。
一般来说,追加名单较为轻松,而修整名单则较为烦人,在忽略的情况下,也就造成单价成本上扬的负担,而让行销伙伴开始质疑,使用DM媒体的投资报酬率。另外,根据统计,因收件人地址不清,而退回的件数约为6%,这还不包括未退件的潜在客户,已离职或搬家的因素。为了防患这种情况发生,陈荣昌建议,行销伙伴应利用电话,交叉确认DM是否已确实送出,并且大概知道何时到达,这样不但有交谈题材,而且令人安心,之后再把谈话内容归档,这才称得上是将DM媒体的效益,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
由以上观点来看,DM媒体虽不及报章及电视媒体来得先声夺人,不过光凭它让受者享有「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以及令竞争者无从「捕风捉影」的神秘感的两大类优势,即使DM的杀手「邮资上涨」,也无法叫人弃械投降。若你真的想要用,何不马上就从名单分类开始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1 08: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