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投保率已达百分之百,市场占用率激烈竞争的如今,排名在后的各家寿险公司莫不挖空心思,力争上游。而原来领先群伦的大公司们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地位不保。
我们可以看到原龙头老大的大老板放下身段陪同受奖同仁出国尽兴,带头向记者媒体们解说新设立的训练中心,更领导研究人员进行组织架构的重整。近来还传出业务单位不必天天早会的办法。
此举是否对业绩产生有良性的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来一个方法的影响都是要长期才能真正看出成效的。不过从寿险界的演进历史来看「早会」这一措施,到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天天办早会让人争论不休
早会的执行与否在各公司的业务单位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对并不强调天天早会的外商公司如此,对天天办早会的本土公司(含南山)亦是争议。
近来参加某外商公司的领奖典礼,有资格上台讲话的三位得奖人在台上却都言语失当笑话尽出,媒体讶异,主管皱眉。
其实这并非意料外的事。普遍没有经过训练的业务人员上台大抵如此。
南山体系的业务人员公开的表达能力就不是如此了。在业界,任谁都不能否认这体系的业务人员表达能力最强。
事出有因,我们来作个分析。
国泰新光的本土公司,单位内有部长、处长、组训等一大票干部,他们的工作就是辅导、训练、陪同与举办活动;业务人员只需全力把业务作好即可,每天出勤有考绩及奖金。而外商强调个人能力,业绩做好是本分,早会则是一周二天或三天,在没有每天聚会的情况下,早会的重点变为公文的宣达,资讯的传递。
而南山系统就不然了。所谓南山系统可广义解释为从南山到新光新二阶、三商、保诚、中国、国华等。
会议、活动五花八门
每天除了准时开早会外,每周一还扩大为周会,而通常还有一次夜间周会以配合兼职人员,甚至用心的单位每周还有几次的夕会。
另外还有创业说明会,晋升表扬会、House meeting、 进修会等等五花八门的活动。
这些活动劳师动众,所占的时间甚多,但承办人员压力更大。为了进修会,通常即花上长段时间在协调联系和探勘上,事后要检讨、传承。有时还被批评,难免怨声载道甚至认为影响作业。 不过长期下来即发觉这些活动功效深远且助益无限。因为量大,所需人力多,几乎单位内的人员都有机会主请或主办。几次下来,不会讲话的人会被磨出伶牙俐齿,本来胆识不够的人也变为侃侃而谈;而其中所培养出的组织运作,管理与协调更是难以说出对组织和个人的事业上的贡献有多大。 低成本而高效率的价值 而在运作过程中,所传达的精神是这些工作都是为公众谋益的,而最大的受益是自己可以得到经验和能力,所以必须奉献担当和竭尽一切。更主要的,在进行过程中,会一直提到事业化、自动化、自主性的大格局。长期下来,这些理念即可变成可怕的使命感与力量。 所以在寿险界,国和可看到这股对公司而言,成本低但效率高的力量一直在衍伸。不敢说这完全是早会带来的功效,但早会的助益却是其中的重点。如今龙头公司从早会的出席数进行变革,未来的影响性会如何,倒还是可以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