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太湖蓝藻暴发事件
事件概览:
5月27日开始,无锡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太湖水质开始恶化, 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城市居民用水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事发经过:
5月29日开始,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5月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的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无锡市各大超市纯净水供不应求,无锡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较大价格波动,18升桶装纯净水的价格从平日的每桶8元上涨到50元。
无锡市委、市政府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开辟纯净水供给绿色通道,从常州、苏州等周边城市调运大量纯净水。同时加大“引江济太”(引长江水补充太湖水)的供给量,以达到稀释太湖富营养化水质的状况,并紧急邀请国内治理蓝藻的相关专家会商改善太湖水质的有关对策。6月1日早晨,清除蓝藻嗅味技术取得突破,无锡市自来水除嗅工作进展顺利。截至6月3日下午,无锡市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基本合格,蓝藻污染导致的嗅味基本清除。市民除饮用和做饭仍依赖纯净水外,其他生活用水已经正常。
事故责任:
客观原因: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然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对太湖生态环境状况长期研究的结果显示,工业污染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城市生活污水直接入湖和渔业养殖规模急速扩张是造成太湖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垃圾的产业链在白云湖已经扎根,对于污染人们从不以为然。眼前的利益,冲昏了人们的头脑。
善后处理:
六大应急对策”是:自来水厂水质强化处理对策、打捞蓝藻对策、调水引流对策、人工增雨对策、地下水补充对策和净水保供对策。“六大工作机制”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调水引流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机制,以及考核监督机制。“九大清源工程”,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扩容和防护工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进厂水源预处理和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第二饮用水源地建设工程、新沟河通道拓浚工程、走马塘河通道拓浚工程、应急饮用水水源建设工程、太湖生态清淤以及太湖生态修复工程。“九大治污措施”,包括提前关闭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措施,沿湖地区排污口封堵、截污和水域功能区断面达标措施,取缔“三无”住家船舶、所有水上餐饮船舶、非清洁旅游船舶和所有直接向太湖排污设施措施,所有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措施,调整太湖一级保护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和传统养殖业措施,禁止新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和限制氮磷污染物排放总量措施等。(
后记:
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