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回复: 0

减税的时宜性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连续七年税收的超常规增长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减税的讨论。笔者认为,减税与否应从经济运行环境来分析其可行性,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态来剖析其时宜性。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至少面临三大主要问题:一是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转轨时期;二是加入WT0之后,企业生存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竞争范围由国内逐步向国外延伸,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当务之急;三是我国仍然面临内需不足和体制转轨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以坚实的财力来解决实际问题。试问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是否急于要在当前推行减税?

    一、从税收超常增长石减税
    “九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每年增长额都在千亿元以上,1999年税收总收人突破万亿元,2000年超收2000多亿,2001年又增收2511亿元。这种增长速度令有些人感到不安。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税收的超常增长。我国税收高速度增长,并非完全依赖于税率的提高和税种的新设,有较多一部分是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自然增收。我国94税制改革之后,税收制度一直平稳运行,未曾进行较大的变动和调整,只是根据经济环境状况作了些停、开征税种的工作(如固定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停征,车辆购置税、利息所得税的开征)。因此,从税改后我国税制的平衡运行状态可以推出,税收增长并非是真正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税务工作者的勤勉工作、征管方式的改变和纳税人纳税意识的逐步提高。

    再分析一下我国税收收入结构。最近,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所得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6.3%,2001年上升至23.9%与之相对应,流转税1994年为79.5%,2001年下降为69.3%。近年来所得税有上升的趋势,流转税占绝对优势的基本税制结构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税的复合税制结构,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流转税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我国的税制结构仍然是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典型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目前考虑推行减税政策,至少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政收人减少。这不仅存在经济风险,还蕴含着相应的政治风险。二是西方国家通过低税政策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我国处于转轨时期推行减税政策,不一定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多大的刺激(这从我国降息与储蓄存款的增长关系可以得到一些证实)。三是事实上,我国一直对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未冠以“减税”二字,如暂停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收,对高科技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实行特殊的广告业务费用扣除法,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支持农业、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等。

    综合上述分析,答案不言自明,税收的超常增长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

    二、从当前政府的事权看减税
    目前,我国已是WT0的正式成员,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企业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过程中,在整个世界经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得到其应有的份额。简而言之,要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税式支出和直接财政支出两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无论那一种方式,都需要政府财力的支持。而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亟需通过积极财政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解决:(1)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西部大开发的直接资金注入;(3)社会保障的投入和下岗人员的再就业;(4)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政策;(5)增加教育、科学、环境、农业投入;(6)农村费改税后面临巨大的财政支出缺口。以上六个方面,项项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强大的财力来推进改革。所以,从政府的财力来看减税,确有一定的难度。

    三、从经济运行环境看减税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逐步内不成熟、不规范走向成熟和规范。在这种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问题会由于诸如传统和国情的原因而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当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推进、投资需求不足、“三农”问题凸现等关键问题构成我国宏观经济大背景的时候,减税并非时宜。笔者认为794税制改革是为了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而进行的改革,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减税和不减税不是税制改革的要害。税制改革应着眼于运用税收杠杆增进国家实力、企业效益,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着眼于整个国民收入分配合理,税负公平;着眼于全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四、从税负看减税
    税率高低差异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世界银行顾问凯思·马斯顿曾对20世纪70年代10组20个不同税负的国家进行实证分析。他认为,低税负国家或税负适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高税负国家,并得出税收每增长1%,就会引起GDP增长减少0.36%的结论。事实上,我国企业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税,而在于不规范的收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都很低,远低于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水平。另外,从近几年的宏观税负,也可以看出税与非税的地位几乎平起平坐,这在任何一国都是少见的。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是“减”与“不减”,而是规范税种,优化税制,归并、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降低纳税人“费负”,使企业朝着政府调控的方向前进。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9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