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聚集财政收入,调控公平分配的一个税种,其征收范围涉及工资薪金、劳务、稿酬、个体户收入、承包收入、财产转让等10余种收入,可以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如果说个人所得税在出台初期,因各方面原因老百姓对其尚处于认知阶段的话,在2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由“认识”个税转为“品味”个税,开始对个人所得税引出的种种话题进行思考……
再看个人所得税
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工商税收收入增长最快,最有发展潜力的税种。特别是1994年实施新税制以来的10年间,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平均年增幅高达48%,平均年增收额118亿元。24年累计组织收入4000余亿元。贵阳市地税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我市,个人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之一,其增幅呈快速增长态势。9年共计组织收入165058元。在2003年更是取得明显成效,增幅达到52.39%。
对此,该负责人认为,通常来说,影响税收收入主要的因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征管水平,三是税收工作的环境以及有关的税收政策的影响。贵阳市个人所得税逐年快速增长,一方面与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给个人所得税收入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牢固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得力于贵阳市地方税务局征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及征管力度的大力加强。
有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贵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到400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升为1500元左右。到了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900元,2003年,我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已接近万元。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外资(含省外)、合资企业大量涌入,在推进我市经济进程的同时,也为林城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门路,收入渠道随之增多,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已不再是居民收入的绝对主体。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部分城镇居民除了从工作单位获取工资、奖金收入外,还可从事第二职业,如获取稿费、讲课费、咨询费、设计费等其他劳动收入。同时,利息、红利、租金等财产性收入,也成为居民家庭收入的组成部分。据了解,贵阳市地方税务局2003年全年共征收入库个人所得税51930万元,为年度计划45,730万元的113.56%,比上年增收14,592万元。
贵阳市地方税务局从2003年开始,即针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目标,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一是针对公民对税法了解不够的现象,通过大范围的税法宣传活动及针对性的税法培训辅导,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二是针对扣缴义务人纳税意识比较薄弱、心存侥幸的心理,从而导致代扣代缴质量不高的情况,贵阳市地方税务局强行代扣代缴工作,完善纳税申报。密切同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取得他们对代扣代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建立代扣代缴岗位责任制,经常检查扣缴单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情况,如实按期报送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同时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防止税款的流失。通过对扣缴义务人的有效监控,取得一定成效。
经济增长意味着个人收入提高,收入提高意味着个税税源范围扩大,范围扩大促使征管力度加强,力度加强在于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征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及征管力度的大力加强又会对市民的收入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发出市民关注个税的三大焦点——
1.纳税“主力军” 缘何没有荣誉感、优越感
对于绝大多数“靠工资吃饭”的贵阳市工薪族来说,“薪水”永远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少则要靠它“养家糊口”,高者要用其改善生活。因为这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收入问题。对于税务工作者来说,同样也关注着老百姓的“薪水”,因为这是涉及国家利益、公众福利的问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先有“取”才能谈到“用”。何况,在当前林城个人所得税中,工薪层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税”大户。在我市,以事业单位的工薪人员为例,每年个税缴纳平均也就在200元左右。几百元与我市数亿元的个税征收额相比,不过九牛一毛,但正是每个个税缴纳者的点滴贡献,才形成庞大的个税收入。
市地税局提供的调查资料表明,从个人所得税分项目构成看,到2003年底,贵阳市的个人所得税来源中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等5个项目增幅较大。截止2003年12月31日,贵阳市工资薪金所得入库28,108万元,占个所税累计入库数的54.13%,比上年同期增长45.74%,同比增加8,821万元。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入库12,884万元,占累计入库数的24.81%,比上年同期增长17.67%,同比增加1,935万元。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入库2,616万元,占累计入库数的5.04%,比上年同期增长260.83%,同比增加1,891万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入库7,264万元,占累计入库数据的13.99%,比上年同期增长43.08%,同比增加2,187万元。偶然所得入库536万元,占累计入库数的1.03%,比上年同期增长49.72%,同比增加178万元。以上数据可看出,林城工薪族撑起了个人所得税的“半边天”。
作为主力军,工薪层的感受如何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被采访者在谈论缴纳个税多少时,往往对收入高纳税少的现象流露出羡慕,甚至部分市民还将此作为一种“能力”的体现。对于理应缴纳的个税,不少人一方面对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调节收入水平”等作用表示认同,一方面又对涉及自身的个税缴纳持消极被动态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财经学院的张伟告诉记者,从毕业到现在,他在公司打过工,自已开过店,做生意时税务人员“盯”得紧,在单位上班每月定期就从工资中扣除。纳税人的义务是尽了,享受的权利则难以感受到。张先生以税票证明为例:“缴税后,只要纳税人提出要求,税务机关可以给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按理说,完税证明也是个人信用度和收入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但是凭这证明,能作为个人贷款的重要凭据吗?”
某中学教师罗先生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宣传的是“纳税光荣”,而在社会上,因纳税受表扬嘉奖的,往往是以单位企业的形式来体现,对于纳税人个体的嘉奖,也以高收入企业家、老板为主,真正的“纳税大户”工薪层不占个体优势,成了“无名英雄”。
在银行工作的王女士认为,现在金融业竞争激烈,为争取优质客户,银行在看重企业单位等大宗客户的同时,也以“优质顾客”“信得过储户”等带有荣誉性质的称号对个人进行嘉奖,并提供一些实质上的优惠服务,以培养普通单个客户的荣誉感,形成社会效应,进而达到经济效应。在个人缴税的宣传方面,银行的做法或许有借鉴作用。
有关人士认为,工薪族上缴税额占个人所得税的绝对多数,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首先,群体庞大,所谓的大老板、明星、富翁毕竟是少数,在贵阳,明星、“大腕”更是屈指可数。其次,与自主经营者相比,工薪族流动性较小,多数工薪人员往往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年甚至数十年直到退休,具有区域固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工资、薪金收入在个税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来自社会层面的各种因素,例如收个多元化、部分纳税人建所在企业建帐制度尚需规范和完善。加之相关宣传的方式、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原因。造成部分工薪族心理失衡。同时,也应看到,税法本身要保护“两头”,既顾到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关心民众利益,不能只保护一头。而纳税人权利义务务不对等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客观存在。这也是纳税人的义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的根本原因。
2.税源 “挖潜”该“挖”什么“钱”
在采访中,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尽管当前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成效明显,但由于诸多因素,尚有不少“潜在税源”等待挖掘。
改革开放二十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造就了一批顺应时势发展,敢闯敢做的致富带头人。有资料表明,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我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社会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同全国众多城市一样,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一个包括个体私营业主、企业承包者、房产开发商、高级管理人员等在内的“高收入阶层”开始在贵阳出现,成为一个被社会各方人士普遍关注的群体。除此外,有专家指出,收入分化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居民收入水平与地域、行业和所在企事业单位有很高的相关程度。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高收入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造成较强落差感。公众对收入分配现状已经产生不满,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部分高收入,以及及依靠行业垄断的不合理高收入没有认同。如何加强对高收入行业、个人的税收征管,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这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通过征收个税进行调节,虽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却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记者从贵阳市地税局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市地税局对某些特殊行业、高收入行业及董事长、总经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详细了解了高收入行业和个人收入项目、收入总额、纳税状况,既摸清了工资帐户上收入缴税情况,也摸清了工资帐户上没有反映的其他收入情况,获得了大量基础资料,初步实现了对高收入者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以及发放的红利、股息、奖金等项目的主动出击,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对辖区内126户建安企业、9家旅行社、14户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进行检查,共计查补个人所得税240.81万元。通过一系列加大对偷逃税者打击力度的举措,坚持先进典型表彰与大案要案曝光并重的原则,给广大纳税人以警示和震撼,让纳税人不敢偷逃税、不想偷逃税、不能偷逃税、树立诚信纳税的好风气。
贵阳市诸多服务消费行业同样深具潜力,据调查,当前,在我市,从事饭店、酒楼、洗浴城、美发美容等行业的人员,一般的月收入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以林城餐饮业为例,近年来,贵阳市餐饮业发展迅速,其利润可达40%左右,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按照国税发(1997)101号文件规定,从事应税劳务月营业额在15000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应设置复式帐,而两城区饮食均未按要求建帐。由于饮食没有规范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大量白条挤进成本,使税务部门无法准确核实其经营的真实成本,给所得税征收带来一定难度。2003年餐饮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还占不到所得税总额的0.5%。
对此,贵阳市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认为,针对个税征收,要解决来自社会层面的征收问题,是否可考虑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开展税务部门的征收工作,即政府、相关执法部门、社会各阶层人士进一步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对纳税人的征收征管工作。市地税稽查局副局长卢文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深挖个税税源,就应适应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多元化等特点,从源头控管个人所得税,做好相关的监督、辅导、查处工作。以当前被税务稽查局列为专项检查的建安企业为例,由于建安企业存在经营项目时间跨度大,项目承包人流动性强、部分老牌建安企业人员负担重,市场竞争激列等诸多原因,建安企业个人承包项目中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难度加大,问题相对较多,这就需要稽查、征收部门加强与征收单位的联系,做到发现问题早做准备,处理问题有序有节,才能有效防止收入的“跑漏”。
3.个税起征点远近高低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交通部门做出纳工作的陈女士给记者算了笔帐,10年前,她的薪水工资约为900元,缴纳个税5元。今年,她的工资涨到1400元,按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纳税60元左右。也就是说,10年间,工资涨了1.6倍,而应缴个税翻了12倍。陈女士认为,在当前我市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20年“雷打不动”的个税起征点是否也应作出相应调整。据了解,这些年来,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薪金已做过多次调整。工资提高,个税自然相应提升。当市民每月缴纳的个税从几年前的几元钱“涨”到数十上百元的时候。个税起征点开始成为贵阳市民关注的焦点。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工资、薪金水平在800元左右的工薪层大多抱有与陈女士类似的想法。而月收入还到不了800元的中低收入人群因目前还未涉及自身个税缴纳问题,反应相对较淡,不过考虑到今后的收入有可能提高,部分中低收入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起征点应向中高收入阶层“倾斜”,调高一点。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放在人们面前,据调查了解,一些单位和企业因考虑税收起征点问题,千方百计地通过发放实物,或是利用目前分类制个人所得税对劳务报酬按比例缴纳的规定,将收入化整为零,多次缴纳多次抵扣,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这些做法使企业的工资成本依然很高,国家从企业和单位中也未能收到应有的所得税。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今年2月底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企业以免费旅游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应征收个人所得税。通知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规定,在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穴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雪,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国家在对单位企业当前存在的“增福利,减税收”现象开出的“药方”。而税收起征点则是其中“症结”之一。
据了解,在我国一些城市,已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对此,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地方提高个税免征额的作法有“与法理不符”。据了解,今年二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根据国家税收征管法,对于一些地方违反统一政策,擅自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和扩大不征税项目适用范围的文件规定,各级税务机关一律不得执行,已执行的要停止执行”。
起征点是高了还是低了,在我市各界看法不一,一部分人认为,提高起征点其实就是减税,一方面,减税犹如放水养鱼,税收的一大目标就是“兼顾公平”,税负更接近纳税人的承受能力不仅不会减少实际税收,还会扩大税基。而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观点,减税不当,同样可能造成“收入越高,越占便宜”的情况发生。在贵阳,同样要考虑一个整体收入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约为2600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约7985.36元,两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按照2002年9月调整的额度执行。具体标准为:云岩、南明等六城区每月350元;清镇市每月320元;息烽等三县每月290元。这表明,我市低收入者占有一定数量,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在一定时期内难于感受到提高免征点带来的好处,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中等偏高或高收入人群,又谈何“兼顾公平”。同时也可能造成财政收入的减收。毕竟,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能解决来自个税方面的种种问题。关键还是要从相关政策、制度、管理方面进行完善和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