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现金资产内在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现金之所以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实际运用、调度现金资产的能力与水平,取决于他们能否紧紧围绕现金运筹开展科学的决策成本分析,并据以制定正确的现金持有决策。这是因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获得的现金收入和应发生的现金付出不仅在时间上不同步,而且在数量上也不相等,现金短缺或现金富余现象总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财务人员)始终都面临着现金持有过量或现金保持水足的问题;而此类问题的合理解决,则要求他们在正确计量和深入分析现金持有成本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现金余缺管理中的决策成本分析。
一、现金富余时的决策成本分析
当现金出现富余(即现金持有过量)时,除适当关注现金管理成本之外,主要应当考虑现金机会成本。现金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保有一定数额的现金而必须发生的有关成本,如保管设备费、安全保护费、相关管理人员工资等。现金管理成本的高低一般不受现金实际保有量的影响,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同现金持有决策问题并无直接关系。现金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保有(即占用)一定数额的现金所付出的代价,如末将现金借给他人而丧失的利息收入、末将现金注入某长期投资项目而丧失的投资收益(报酬)等。现金机会成本的多少直接受现金实际保有量的影响;现金实际保有量越大,其机会成本越高;反之,越低。由此可见,所谓现金机会成本,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变动成本,假如现金实际保有量特别多,则其机会成本将相当高,这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算的。
在现金机会成本问题上,似乎有必要澄清两种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其一,到目前为止,仍然有极少数人完全否认机会成本的存在。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实实在在地发生且明明白白地记人帐册的料、工、费等等才称作成本,只有所谓c+v才算是成本。事实上,机会成本是普遍而客观地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从事管理(决策)工作都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之所以要考虑机会成本,其根本原因在于:任何企业的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且每一种资源通常有多种用途。当把某项资源用于此,则不可同时将其用于彼;反之,亦然。这种情形对现金而言是再明显、再典型不过的了。其二,现在有少数企业(尤其是某些经济效益较好、盈余较多的企业)的管理者完全不了解机会成本的基本含义,不明白机会成本在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虽然这些企业实际拥有大量乃至巨额现金,但在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他们既不将其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不将其用于对外投资,而是长期存在银行里,以获取所谓稳定的利息收入。他们这样做的最大理由就是“保险”,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殊不知,他们实际上由此而丧失了许许多多的盈利机会,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不应有且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