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简介: 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内部财务制度, 但从目前我国会计改革的形势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完善、操作, 还有待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法制、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 内部控制思想的真正确立。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以财务管理为主体的自主筹划自身财务活动及自行承担财务风险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步形成。为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强化企业财务的自我约束, 提高企业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设计一套适应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已愈来愈重要。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涵义, 设计的必要性及设计方法作一粗浅探讨。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涵义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 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把上述“制度”的一般含义引入企业财务管理中, 便形成了企业财务制度的特定含义。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者根据财务理论和经济管理对财务的要求, 所拟订的进行财务工作和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各种规范,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包括: (1) 设计财务主体的具体范围, 即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 明确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 明确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关系等。(2) 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岗位, 明确相应责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体制的确立、财务机构的设置、财务管理岗位的设立、内部分工、各岗位责权利及其相互衔接关系。(3) 设计财务管理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的管理内容、办法和程序, 以及折旧方法、存贷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4) 设计制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 包括责任单位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5) 设计规定财务规划与财务评价的方法与程序。具体包括正在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评价的程序、方法、时间, 各经营单位在评价中的任务和责任等。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 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把单位的财务工作加以规范化、文件化, 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财务工作的过程,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自行设计财务制度, 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国有企业的改造为建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奠定了基础。企业财务制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它要从总体上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又要找到全民所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使他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 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 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应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经济改革的迅猛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 迫使企业内部管理由过去面对国家计划而变为面对市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必须适应市场, 贴近市场,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经济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 我国企业一是走向市场、向市场谋取生路即通过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向, 使企业的决策目标和成本水平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二是在经营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 使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 职工个人都能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并利用企业内部的利益机制来促进企业改善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只有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主体地位, 才谈得上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相应的财务制度。否则企业没有主体地位而是政府的附属物, 不仅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更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企业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内部财务制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放弃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 只在法定范围实行有效而有序的宏观调整, 而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归还给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崭新格局是, 国家制定《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等相关的财税法律、法规, 对企业财务实施强制性的轮廓约束; 在国家法律指导下制定《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等法规对企业财务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 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有选择的范围内, 自己选择财务管理方法并设计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随着我国新的财务制度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财务通则体系的不断完善, 企业必然要根据财务通则的要求, 结合自己经营管理具体情况, 自行设计出适用本企业的财务制度。由此可见, 财务制度设计不再单纯是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主管部门的工作, 而且逐步成为每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财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自觉要求。设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一次崭新任务, 计划经济条件下财务制度的设计权集中于国家, 国家财务制度一统天下,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制度, 就应是指企业在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指导下, 根据企业经营的客观形势或主观目标来设计制定, 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设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因此它的设计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预期的实现。在设计时首先要体现整体性, 即企业财务制度目标必须服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财务制度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企业理财的各个环境, 并都有其特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反映了不同财务制度处于不同的财务关系中,也就形成了目标的多样性, 包括企业筹资财务目标, 投资财务目标、营运财务目标等。最后要体现定量性,即制定财务制度目标时, 既要有定性的判断, 又要有定量的指标。具体设计可采用以下方法:
1、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就是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代理论、技术、手段运用于财务制度设计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现为一是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个“控制中心”, 其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达到控制的目的。二是财务管理系统的结构, 由子系统所组成, 它们之间与母系统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但各自又有独立性, 因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就必然呈现出总制度与各项具体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必须从整体的、长远的目标出发制定总制度, 既要表现为横向的结构性, 又要表现为纵间的层次性。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 制度设计要上下左右协调, 达到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稳定性。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是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 研究新的任务和条件, 判断制度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定量分析方法是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量度设计和计算技术的改进, 引入数字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 在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学科和信息的基础上, 就制度的目标选择、方案设计、效果预测、标准确定和模型建立提出意见, 将不同制度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成本和制度创新效益相比较,选择最优的制度, 财务制度设计时, 应将定量分析恰当地结合起来,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 进行定量分析, 使定量服从于定性。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即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 对不同时代和时期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 通过对财务制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制度的设计。在比较中使制度设计更具实用性。
运用上述方法在设计制度时其基本内容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是国家进行宏观财务管理的基本法规,《公司法》、《担保法》等法规也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不能与国家统一规定相冲突。(2) 必须充分体现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和投资者的利益目标。既要体现企业内部各层次理财目标的一致性, 又要保证成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充分注意成员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3) 必须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应体现全面性原则, 既要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内容—资金筹集、投放和运用、耗费、收入与分配作出明确的规定, 又要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范围而国家财务法规中未作规定的有关内容、程序、财务体制、职责分工和权限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一般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1) 总则。明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目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2) 内部财务管理权责。明确企业和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3) 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4) 内部财务管理基本制度, 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及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5) 内部财务管理单项制度。包括经济合同、对外担保、内部银行、电算化等单项财务管理方法。同时,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需配备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设计内部财务制度, 需要有科学的组织机制作保证, 为此, 企业一是要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 专门组织、协调、规划、落实各项财务活动, 具体组织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 二是要建立财务总监制度, 主持监督内部财务制度的实施; 三是要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确保内部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但从目前我国会计改革的形势看,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完善、操作, 还有待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法制、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 内部控制思想的真正确立。我们应当坚信这是改革的必然, 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