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1月初,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俗称“审计准则指南”),标志着历经3年构建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最终完成。从2007年1月1日起,1400家上市公司将会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成为第一批试金石。
中国税网企业涉税风险研究室会计实务专家孙建国教授告诉笔者,由于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变,因而对国内上市公司将带来重大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变更很可能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走势,因为相关处理原则的改变的确会引起上市公司当期业绩或净资产的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大幅波动。
综合业内的研究,孙教授认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影响最大的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存货记账方法。新存货准则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类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成本将会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二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针对上市公司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冲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公司的减值准备甚至超过了当期净利润。
三是债务重组方法的调整。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原来则是计入资本公积的。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高每股收益。
孙教授认为,从行业角度看,新会计准则主要对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影响明显。例如,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上市公司报表外移到报表内反映,这就要求国内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上市公司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各大上市金融企业一般在股份制改造时就已经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因此对新会计准则并不陌生。近期上海股市综合指数在工商银行等金融股的带动下,一举冲破2000点就是一个证明。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金融业在财务体系上与国际准则接轨,有助于国际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王芳副教授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一项新规定就指出,如果企业确有证据表明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获得,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在新准则执行的第一年度,有投资性房产的上市公司将根据此规则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等进行调整,从而引起这些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利润的改变。特别是对近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中获得了巨大的增值,但财务报表并没有体现其公允价值,拥有较高资产溢价以及良好现金流的上市公司,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都将有大幅度上升。王芳副教授同时指出,众多投资者也不必为此担心,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衔接期“动手脚”,突击调控2006年度利润,中国证监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利用计提资产价值准备而人为调节各期利润,或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也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国家会计学院已经办了几期新会计准则辅导班,上市公司的老总对这个内容十分关注。”王芳副教授告诉笔者。“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多视角的,不应只单纯从会计角度讨论,对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上市公司也应充分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