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防范会计造假必须“株连”领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2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刘长琨日前表示,时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企业会计造假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少计或多计费用,应摊销费用不按规定摊销,应计提的款项不按规定计提,以此调节利润,隐瞒或虚增收入。其造假动机既有物质利益的驱动,更有政治利益的驱动。

    如今,一提防范会计造假泛滥,便总有人会拿“提高财会人员工作水平”说事,而一旦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便归因于“财会人员责任心不强”。的确,从表象看,会计造假大都表现为“会计技术操作”,但若能实事求是地从我国会计行业的“国情”出发,便不难发现拿会计人员为违纪单位领导卸责,造假会计人员大都会成为十足的“冤大头”了。

    首先,即便主管财务的领导再“外行”,也都晓得会计只是其经济核算的“工具”,而决定资金流向或拨付大权者,则肯定非其领导莫属。故面对会计造假,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所为,实际上他们只是受控于人的玩偶,而躲在幕后操纵玩偶实施造假者,便是这个单位的少数领导甚至是“一把手”本人。任何一个会计人员,哪怕是不太称职的会计人员,也不会主动冒此风险。

    其次,拉会计人员做领导的“垫背”或逃脱法律责任的“掩体”,是一些领导“洁身自保”的惯用伎俩。平日里领导要求会计不能“吃里扒外”、“胳膊肘往外拐”,直至不择手段地实现本单位利益最大化,可一旦东窗事发,单位领导便以自己不了解财会业务为借口,将责任往会计人员身上一推六二五。实际上其推托的理由并不成立,因为即便账务处理是会计人员一手所为,也并非单位领导就没有任何责任。这是因为资金运作应由整个单位的领导共同把关,尤其是重要经济决策、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及大额度的资金调度使用,都应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而单位法人代表作为会计责任主体或第一责任人,对其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乃现行会计法的应有之义。

    所以说,要从根本上防范会计造假现象泛滥,面对会计核算的违纪事实,不管有无领导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违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行为背景,单位领导都应受到责任“株连”,而非仅仅由会计人员“责任包干”。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4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