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中小企业研究上已经投入了8年的精力,并一直在广东珠三角进行中小企业案例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曾伟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在很多企业里边,一个扫地的清洁工不应该对企业的管理高层产生什么作用,很多人也是这样去认为的,但是,在我的一个案例中却发现,身为高层的一个企业财务总监却被清洁工否定了。为什么?答案就是潜规则的力量。
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曾伟解释,在企业里边一般存在着两个规则,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内的。就中小企业而言,更对的潜规则是体现在对内的管理上,毕竟在中小企业阶段,对外的操作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因此,在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管理流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管理框架不是依靠层级管理,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忠诚度管理上。谁对老板忠诚,谁就有可能在老板的办公室里边纵谈企业的人事变革。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新到公司一两年的财务总监被一个在公司扫了10年地的清洁工“扫地出门”的新鲜事。忠诚度确定你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往往与你在组织架构上的位置无关。
曾伟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很多企业里边,甚至是做管理的公司里边,在交换名片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人递给你的名片上只有一个他自己的名字与联系方式,职务却无。有经验的人往往对这种人表现出格外慎重。因为正是这些人可能在企业里边什么都可以管,他在工厂的时候它可以是厂长,在仓库的时候又是保管员,在人事变动会议上他是人力资源总监,在企业决策会上他要比总经理更有决策权……他什么职务都没有,但他可以横跨每一个层级。这就是潜规则之一。
就是这些在企业规章制度上无法找到的规则,在管理书籍上找不到的解决方法,也许在企业的发展初期,或者是短期之内是有一些特殊作用的,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具有无可非议的阻碍作用。曾伟认为,在潜规则面前,专家与企业家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专家会按照“对”的要求向企业家提出建议,但是,企业家却是按照“是否有利润”的原则来选择,而不是长远的“对错”。既然两者之间不可能在每一次都能够吻合,所以,也就留下了潜规则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