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历史的机缘有时难以解释。我原本不是学财会的,然而却阴差阳错地走出了熟悉的宣传部门,进入了陌生的财政系统,而且一干就是近二十个年头。如今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真是“白头搔更值,浑欲不胜簪”。
大概是近朱者赤的缘故吧,在我进入财政部门之时,正是子女行将就业之际,两个男孩从学校毕业之后,都相继选择了财会这一职业,而且配偶也都是同行。女儿虽然“背叛”家庭学了医,然而,却在金融部门找了个对象,其实也是干会计的。鉴此人们说我的家庭是“财会之家”。
家有会计,是一种享受。家庭的生活空间变得大了起来,以至大到与国家的经济形势出为一体。如今,虽然儿女们均已成家,然而双休日总要到我们老俩口这里来小聚。餐桌旁,一场经济形势分析会使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议论财政状况,谈论拉动内需,讨论企业改革,争论账务处理……“谈股论金”,无所不包。这种活动,即非单位的安排成部署,亦非当权者的指令或要求,如此纯粹自发的家庭式的经济形势分析活动,谈不上有多大作用,然而,却洋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数目,充满苦奋发向上的精神。“财会之家”既在这种“坐而论道”中本受着生活的乐趣,也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对各自的工作、学习无疑有所禅益。家有会计,是一种财富。于财会这一行的,一般都是居家过日子的好手,因为,财会之家比别的家庭文讲核算,更讲效益。几个家庭虽然都是工薪族,收入不丰,然而,都懂得合理安排“财力”,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平时粗茶淡饭,隔三差五也改善改善,一年下来,总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抑或碰到房改、装潢等“重点工程”,投入较多,当年出现一些“赤字”,一般也都自觉地在下一个年度“填平补齐”。平时,这年过节,还都向我们老俩口上解部分“财力”。当然,确有必要时,我们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专项补助”或“转移支付”。
家有会计,对于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还意味着一种责任和几分牵挂。因为子女举止是单位的会计,管理者“老公”的贴和钱,必须奉公守法。因此,不时地总要敲敲他们的耳朵过于,让他们常在河边走,务必不湿鞋。几个子女也都懂事,一再表示,他们已有了承欢膝下的孩子,深知烫手的钱是不能碰的。我想,在国家法律监督、财务制度监督、单位领导监督之外,再加上一个家庭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更多了一层保障。
家有会计,其乐融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