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的社会沉淀着浓重的“官本位”意识,行政职位太少,那就争个技术职称吧,从有了工程师、会计师开始,很多人的心态就不平衡了,于是经营人员有了经济师,党务工作者有了政工师,工人有了技师等等,据说一共有29个系列,涵盖了社会的各个行业。五花八门的职称怎么比较啊?于是就有了正高级的教授、研究员,副高的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等。工程系列的说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成果,凭什么只能是副高啊,于是就有了正高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光有职称不行,位子怎么排啊?于是就有了所谓正高相当于处级、副高相当于副处,中级相当于科级的对应。
会计系列一直是没有正高职称的,高级会计师属于副高职称,除非你去大学做兼职教授(还不能是副教授),然而那也是教授,而不是会计师。看了新到的《会计研究》第五期,才知道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从2003年开始评审正高级会计职称。
文章讨论了正高级会计职称的称谓,“认为按中国人的习惯,正职不称正,副职称”副“,如局长、副局长,教授,副教授等等,所以正高级应称为”高级会计师“,而现在的高级会计师应称为”副高级会计师“最为妥当。但是将历史原因造成的数万名高级会计师资格称谓前边加上一个‘副’字,恐怕难于让人接受。”(我也不干啊!)
文章认为大多数会计专家所倾向于用的“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不妥当,“正高级高级会计师”遭到有关主管部门质疑,所以只能暂时采用“正高级会计师”。然而和老外打交道总要用英文啊,正高怎么翻译呢?于是又转回到“Senior Accountant of Professor Class”(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文章说省人事厅、财政部门正会同专家对这个正高的称谓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回想起1985年公司组团一起去美国培训的有一个正高工,英文译为Professor,老外搞不懂了,动口的和动手的完全是两回事啊!
国外通常只有专业机构推行的执(职)业资格(会员),而没有我们这样由国家行政部门所设置的技术职称。如果这个人从事会计工作,人们通常称他为Accountant(英文里会计和会计师是同一个词),代表一种职业,而他可能有CPA资格,代表他的专业能力。所以国外的会计人员在反映其资历的名片或简历中,除了职务外,通常只注明其学历和资格,如B.Comm.、MBA、ACCA、FCPA等。
会计行业现在是资格和职称并行,会计证是从业资格,是从事会计职业和报考会计职称的前提,会计师是职称;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只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一个取得CPA资格的人,但不具有会计师职称。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CPA说,他不能报考高级会计师,因为他没有会计证。
其实事无止境,有了教授级,以后是否还要有院士级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