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有关人士向基金公司提出要求
树立大局意识 维护市场稳定
证券期货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规章拟出台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指出,基金公司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要有大局意识,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规范投资理念。
在谈到基金公司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时,这位负责人强调,在思想认识方面,“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要充分重视,要认识到维护稳定的重要性,要有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在责任方面,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经营、谁负责”原则,明确责任主体,一旦出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各公司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对照基金部具体要求,一一落实。在投资运作环节,各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机构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规范投资理念;在流动性风险方面,要做好压力测试。基金部将派员督导各地基金公司维稳工作,如遇情况,及时沟通。
此外,他表示,证监会高度重视证券期货行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拟出台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指引等多项规章。
近期,证监会基金部在保障基金行业信息系统安全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作了多项工作,包括下发《关于维护稳定、强化运营安全保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的通知》(44号文件)、现场调研、督促落实44号文件和对基金公司网站与网上交易系统测试、召集软件开发商座谈等。
关于证券期货行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这位负责人介绍,涉及基金行业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论证出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IT治理指引,涉及IT原则、系统架构、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以及IT投入等五方面;研究推进基金公司网上交易技术指引,拟近期颁布;研究实施异地备份技术指引。基金行业因前期基础工作较好,如有可能,可以研究率先推出。他希望各基金公司抓住机遇,通过近期安排和远期规划,提升IT治理水准。
有地方证监局在对辖区基金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公司对维护稳定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到应有高度,落实不到位。其他问题是:对信息系统建设和安全重视程度不够,IT治理不健全、不完善;未加强流动性风险分析,没有采取压力测试,也无风险处置预案;部分公司应急预案不全面,流于形式,实用性差,没有演练过;未建立24小时公司人员值班制度;未建立应急处理协作机制;未对有关单位服务保障合同进行检查梳理,未明确应急服务职责;未按照要求对外包协议进行检查评估,对外包服务存在风险进行排查;对网络设施安全检查、互联网站监控和维护不够;未按照规定落实后台运营内部控制要求。
相关新闻:
基金等主力机构谨慎 私募游资相对乐观
产品和成本价格的预期,作为预期业绩走向的一个重要先行指标,对股票价格经常有直接的影响,这在近期市场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近期煤炭、农业、化工、化肥等涨价概念股轮番表现,昨日“石化双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表现尤为突出。中国石油昨收盘涨1.43%,中国石化涨2.58%,相关H股亦有强劲表现。
石油股的发力与市场中有关成品油涨价的预期有关。虽然国家对成品油进口及加工原油进口实行增值税减免的政策,但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只要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调整,炼油行业的亏损局面就很难扭转。截至目前,第二季度国际原油平均价格达到120美元/桶,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100%,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只是在去年底上调了500元/吨,上调幅度只有10%左右。成本压力大导致了国内炼油行业连续几年亏损。两大石油石化股虽然第二季度业绩由于受油价影响并不乐观,但从中长期看,公司业绩将受益于可能的成品油价格上调。此外,海外油田资产的注入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一体化的竞争优势,所以市场人士认为石油股的未来业绩有望好转,引发了资金的增持。
由于资源成本对于整个社会的能源成本具有影响,市场的整体反映却更多地集中到了对于CPI高企的恐惧。高油价直接冲击的行业,是以其作为直接成本的化工等原材料行业以及航空、汽车等动力使用行业。在成品油中,石脑油和重油的价格早已放开,不受到价格管制的影响;一些化工行业,如塑料加工、橡胶轮胎等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上述两种成品油。我们目前所说的成品油价格上调,主要是指汽油、柴油和煤油。上述成品油价格如果上调,将导致物流运输成本的上升,这将增加几乎所有行业的运输成本。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在成本提高之后,还要看每个行业有没有转移成本的能力。
但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也会为市场带来新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分析人士认为,高油价为替代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投资品种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能源、农产品、农资以及煤炭。同时,位于上游的资源提供商将受益于油价的持续上涨。此外,今后我国还会加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可关注受益于基建的建筑合同承包商。
近期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仍然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蓝筹股的表现;而私募、游资的态度相对乐观一些,表现为题材股较为活跃。短线品种仍然以涨价概念、灾后重建为主线。通胀受益的题材主要有高油价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能源(如煤炭),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农业板块等。灾后重建题材主要包括水泥、钢铁等建材生产企业,以及相应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机械企业。而从中期来看,资产注入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主线。(证券日报)
6月或迎来新基金入市高峰 预计有17只基金成立
随着基金发行进入空前密集的时段,6月份将迎来新基金入市的高峰。
若以一个月的发行周期估算,根据发行公告,如不考虑延长募集因素,预计将有17只新基金在6月间成立。而偏股型产品占据了大多数,其中,股票型达8只(包括一只QDII产品),混合型为6只,债券型3只。即使在今年基金密集发行的市场上,未来一月也可称之为新基金入市的高峰。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管理层共批准52只新基金发行,其中股票型20只、混合型10只、债券型21只、保本型1只。
而截至2008年5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28只基金宣布成立,共募集资金962.95亿。其中股票型基金8只,募集资金225.18亿;混合型基金2只,募集资金22.81亿;债券型基金17只,共募集资金704.96亿;保本型基金1只,募集资金8.19亿。
与此相比,若能按时结束募集,未来一月间成立的偏股型基金数量将超过今年以来的总和。
但另一方面,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震荡,基金发行市场日益清淡。近日成立的两只股票型新基金——银河竞争优势与银华全球核心,其首发规模已经逼近了2亿元成立下限。其中,银华竞争优势首发规模为3.69亿元;而QDII产品——银华全球核心募集期内净认购额也仅为4.17亿元,创下QDII基金首发规模的新低。
市场人士表示,考虑到低迷的发行市场,以及基金公司整体股票仓位偏低的背景,此番新基金密集建仓将对市场产生正面影响,但与前期发行火爆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深圳商报)
博时基金首发募资4.77亿元 新基金销售依然惨淡
新基金销售依然惨淡,明星基金也不能独善其身。
昨日募集结束的博时特许价值公布发行结果,该基金本次募集的有效净认购金额为4.77亿元,折合4.77亿份基金份额。
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这样的发行结果尚可。但如与上投摩根双核平衡14.23亿份、嘉实研究精选18.1亿份的募集规模相比,博时特许价值的募集资金量就显得多少有些相形见绌了。显然,“市场低迷,新基金普遍发行冷淡”这个理由已经不太适合博时特许价值的募资“成绩”。
多数投资者选择基金时会考虑到基金公司规模、品牌知名度、以往业绩表现,以及明星基金经理等因素。博时基金旗下基金在一季度大幅缩水的表现,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博时新基金的认购热情。
据悉,受一季度股市大跌影响,58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由去年四季度末的32829.16亿元,大幅下降至25710.91亿元,缩水7118.25亿元 , 减 幅 约 为21.68%,景顺长城、大成、南方、博时等几家公司的总资产净值缩水规模都在300亿元以上,博时以548.55亿元的缩水额度高居榜首。
从基金今年一季报来看,基金业整体并未遭遇巨额净赎回,且一季度整个基金业净申购金额超过310亿元。不过在基金总份额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各基金申赎情况的分化明显。公开数据显示,一季度获得大份额净申购的公司中,富国、华宝兴业、易方达系基金分别以116亿份、107亿份、97亿份排名前三位。相对而言,博时旗下偏股基金总份额锐减。
此外,记者在查阅了博时系基金2008年一季报后发现,博时基金旗下的大部分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博时价值增长和博时价值增长贰号落后业绩比较基准最多,分别跑输业绩比较基准40.80%和41.81%。一季度博时价值增长净值缩水70.45亿元,收益率为-21.41%,博时价值增长贰号缩水净值30.41亿元,收益率为-22.30%。两只基金在一季度净值缩水总计高达10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