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5.怎样设置明细科目代码?
会计明细科目代码是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需要在一级会计科目代码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国内企事业单位常用的编码设计方案为4级10位码,其中,一级码4位,二级、三级、四级码都为2位。
按4级10位编码结构编制的“生产成本”科目代码66.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主要包含哪些代码?
在会计软件系统中,除会计科目代码外,主要的代码有部门代码、往来客户代码、职工代码、项目代码及现金流量代码等,这些代码都是计算机识别和分类处理的标志。代码设计在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编码系统是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其具体编码方法举例如下:
(1)部门代码。部门代码设计应体现出部门的类别和职能,以区分不同性质的费用支出,为编制各项费用结转的自动分录做好准备工作。部门代码设置可采用2-2结构。
(2)往来客户代码。往来客户代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范围、业务量的大小及往来客户的数量,以确定代码的层次和宽度。往来客户代码可采用2-3结构,前两位代表客户所在地区,后三位为顺序号。
(3)现金流量代码。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1998年)要求编制的一张报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在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中要求引入现金流量辅助账管理子系统,现金流量代码也相对独立于会计科目代码体系。现金流量代码的设计方法,一般由用户根据具体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设置。
例如,现金流量代码结构可以采用3-2-2结构;3级7位编码。其中,一级代码3位,二级、三级代码为2位。
67.什么是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的内容有哪些?
通用会计软件是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单位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具体限定,这种准备工作叫作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主要包括:
核算单位设置→系统参数设置→*作员权限设置→建立会计科目→装入初始余额→建立部门代码→装入部门余额→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设置→辅助账设置→摘要库的建立→电算化核算环境。
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要求用户在使用账务处理系统进行正式输入会计凭证之前必须完成,它是初始建账的基础工作。
68.系统初始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1)系统参数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决定系统内数据处理的方式及数据输入、输出的形式。它是保证通用财务软件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环境设置。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越强,需要设置的参数越具体。系统参数设置一般包括:确定单位代码、系统启用日期、选择记账方法、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科目级别及宽度设置、辅助账代码体系结构等。系统正常工作以后,以上系统参数均不能修改。
(2)辅助账参数设置。辅助账初始设置,一般包括往来业务初始设置、银行存款基础调节表的录入,以及现金流量代码设置等*作。辅助账的初始设置,要求在记账凭证正式开始使用前完成设置工作,并做初始化的数据备份。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若发现工作有误,可通过还原初始化的数据重新调试,以节省大量的初始数据录入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初始设置工作都需要进行调试才能趋于完善。
(3)核算单位设置。通用财务软件系统在开始启用前必须首先设置核算单位,即由用户建立一个新的账套。一个核算单位应有一套独立的账簿体系,用户在一个账套内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账务核算。若会计核算的单位还包括下属独立核算部门,则用户还可以分别建立各自独立核算部门的账套。
69.怎样建立会计科目?
建立会计科目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作:
(l)设置科目代码的结构。科目代码的结构,指科目共分几级、每级代码宽度占几位。例如4-2-2-2结构,代码的结构的定义在初始化参数时完成设置。
(2)设置科目代码和名称。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建账的方式与手工建账有所不同,由于计算机对会计信息分类核算主要的依据是会计科目代码,在计算机初始建账的工作中,一级及部分明细要使用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代码和名称,其中科目代码分级要与科目结构初始设置相一致。
(3)设置科目属性。通用财务软件均提供科目属性设置功能,用户根据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进行设置,在输入会计科目代码和名称时,直接定义科目属性。会计科目要建立的属性主要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助记码、科目性质、账户格式、账户类别等。
(4)设置科目性质。会计制度已经将科目性质的分类标准化:一级科目代码首位用来描述科目性质。它们是:l—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成本类、5—损益类。
(5)设置账户类别。账户分类用于账务系统记账时应分别处理。由于科目代码和名称、科目性质、账户格式等属性均已经趋向标准化,不同的财务软件在科目管理方法上的区别主要是账户类别设置。一般来说,账户分为“普通”、“银行”、“往来”等三类。
70.建立会计科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增加科目。增加科目代码要从一级科目开始,逐级向下顺序输入,输入明细科目时,其上级科目必须已输入过。
(2)科目级数。新增科目的级数和各级科目代码的长度必须符合初始定义的科目结构。
(3)分段代码。分段代码仅用于会计科目的建立过程中,科目的分段代码可以重复,但科目代码全码不能重复。
(4)使用科目。在输入凭证等日常*作中,必须使用科目代码全码。
(5)修改科目。当会计科目输入有误需要修改时,可采用删除后重新输入的方法;但有余额及发生额的科目不能修改与删除。修改已存在科目,主要针对初始设置中设置错了的科目,以及由于核算要求变化需修改的科目。在进行日常账务处理之前,各科目本期尚未有发生额,此时可对各科目的属性及初始余额进行修改。当初始化结束,系统开始日常账务处理后,只能修改没有发生额和余额的科目,从而避免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或失真。
71.怎样输入初始余额?
为使计算机账务处理与原手工账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当准备启用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时,必须进行手工账初始余额结转。初始余额装入功能是将手工会计系统各科目的余额装入电算化系统中,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连续性。初始余额装入是根据已建立的会计科目表逐行进行的年初余额的输入,并确定余额方向等;若为一年之中某月份开始使用,还需输入借方累计发生额及贷方累计发生额。
账务处理辅助账子系统具有银行对账和往来核销等功能,若在启用日期前含有未达账项,还应输入辅助账初始未达账项。在进行初始化余额设置时,只需输入最低一级明细科目的余额,总账科目及中间明细科目的余额由计算机自动汇总产生。初始余额输入完成后,必须进行试算平衡,以保证初始数据的正确性。
72.凭证类型的设置方法有哪些?
(1)凭证分类。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分类核算的要求。电算化与手工记账凭证分类的方法基本一致,计算机记账凭证允许用户自行定义凭证类型,凭证的类型应根据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进行设置。若用户不设置凭证类型,计算机将记账凭证按通用记账凭证处理。通常业务量较少的单位设置的凭证类型也少,甚至可以不进行凭证分类而使用统一记账凭证;一般企事业单位都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进行分类;业务量多的单位,凭证类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账等类型。
计算机记账凭证的类型中,还允许定义机制转账凭证,这是手工记账凭证中所没有的,此类凭证用于计算机根据系统提供的会计数据自动编制转账凭证。
(2)凭证类型设置。设记账凭证分为三类:现金、银行和转账凭证。
(4)注意事项。在凭证类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凭证类型的代码,可使用数字或英文;记账凭证的简称和名称应该标准;②凭证类型的设置应在计算机记账凭证使用前完成,凭证类型一旦使用,不能修改;③对同一类型的凭证,系统按月从1开始连续编号;④凭证类型也可以只设置“记账凭证”一种类型,系统对全部凭证按月连续编号。
73.什么是自动转账分录?
实施电算化后,日常账务处理的主要工作是输入记账凭证。自动转账的运用可以避免输入过程出现差错、减少凭证输入工作量、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与手工*作的主要区别之处。
自动转账分录用于处理每月有规律重复发生的业务。凡借贷方科目、摘要和金额计算方法固定的凭证,系统可根据用户在初始设置中定义的自动转账分录自动生成机制转账凭证,而无需人工输入记账凭证。在定义自动转账分录时,系统规定使用时间为:日常使用或结账使用,以确定该自动转账分录何时用来编制机制凭证。对于定义为日常使用的自动转账分录,应在凭证输入与修改功能下完成机制凭证的编制。
74.如何定义自动转账分录?
(1)定义分录号。分录号是自动转账分录的惟一标识,不同的自动转账分录应有不同的分录号。分录号可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自动转账分录号是在编制转账公式设置的分录代码;在输入记账凭证时,通过分录代码调用自动转账分录凭证。
(2)定义凭证类型。若用户已经进行了凭证类型设置,在此可指定该自动分录编制的凭证属于何种已定义的凭证类型。自动转账分录的凭证类型可以单独设置,例如,机制l、机制2等,也可以与其他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