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基准站设计与选址 基准站设计时应根据基准站网布设原则,在图上标出设计基准站站址,同时标明基准站及其周围地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与设计有关的地震台、人卫站,以及可以利用的GPS、
大地测量
网站点。
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实地踏勘选址。选址小组应由熟悉GPS、水准测量的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共同组成。基准是投资大并且需要长期稳定使用的基础设施,应该选择地质结构稳定、安全僻静、交通便利,并利用测量标志长期保存和观测的地方。同时基站周围需要有稳定、安全可靠的电源,用于接入公用和专业通讯网络。
站点应距离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不小于200M,应有10度以上地平高度角的卫星通视条件,距离电磁干扰区的距离不小于200M,同时要避开易产生振动的地带。
站址选定后,应设立一个标注有站名、站号、标石类型的点位标记,拍摄点位的远景、近景照片各一张,并填绘基准站点之记。
3)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依据基准站建筑整体设计及专项防护设计(如防风、防雷)完成观测墩、观测室的建造,以及电力线、通讯线等管线敷设。观测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依据站址地质环境,观测墩可建为基岩观测墩或者土层观测墩。专业应用网站,根据情况也可建造屋顶观测墩。观测室面积不宜过小,设计时应考虑防水、排水、防风、防雷等因素。电力和信号管线应分别布设,预埋两种管道,并进行动物防护处理,观测室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4)设备配置与安装
基站设备主要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天线、气象设备、不间断电源、通信设备、雷电防护设备、计算机和集成柜等组成。部分GPS基准站配置原子钟、卫星通信设备及空调等设备。各种设备的要求应该符合有关规范和CORS系统设计的要求。
5)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用于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产品服务。建设时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可恢复性。数据中心主要由基准站网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产品服务系统组成。其产品可以分为位置服务、时间服务、气象服务、源数据服务等类型。
6)数据通信网络
基准站网应在专用网络上构建数据通信网络,应采用TCP/IP作为数据通信协议。连接基准站的通信链路可以采用数据专线、无线扩频等通信方式,连接数据中心的通信链路可采用数据专线、卫星通信等通信方式。国家基准站网的基准数据应每日定时传输,区域基准站网和专业应用站网需要提供实时服务时,应该具备数据实时传输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