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7 2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都在纷纷无私的分享住考经验,俺也想说两句:
我是02年开始在一个国企设计院工作,05年考的基础,那是毕业时间不长,大学的东西还没忘干净,一把就过了。本来要06年考专业的,结果报名时说我工作年限不够,没报成。那两年我的师傅们一考就过,没有失败的。
07年终于可以考了,但是市场上还没有像样的复习资料,就自己看规范,看大学教材。大概五月份报名之后开始看书,但是到七月份因为有个机会就跳槽到了一家私企设计院。跳槽之后,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是工作量多得一腿,且出差巨多,根本没有时间看书。从七月份到九月份考试,断断续续看了若干天就去考试了。原以为和前两年一样,结果你懂的,07年是历年最难的,也是唯一降合格线的。可想而知的失败!
08年,09年两年都是在忙得累死累活之后,打酱油一样看看书,自然没有过。
10年,实在受不了工作的压力了,跳槽到一个外企工程公司。当时看中的一是大的跨国公司,二是固定的工作时间,晚上和周末绝对不会轻易找你有事,找你了就要给加班费,三是带薪假期很多。虽然白天的8小时负荷很满,但是晚上和周末我可以看书。但是那年我还是起步太晚,7月12日跳槽,7月20日儿子出生,忙活到8月下旬才开始看书。不过,好歹有前几年的经验,加上对二版秘书处教材的了解,第一天过了,第二天56分,就差一点。有点遗憾,但是想想自己的付出,基本成正比。
11年,再来。这次我从7月份开始看书了,老婆考二级注册结构,我们一起看书。但是那时候太自信了,也不关心论坛和网上的其他人准备的情况,就想着10年只差4分,今年多花一个月,怎么也能过了。所以,都不知道有三版秘书处教材和红宝书的存在。结果,11年考完之后的感觉是,运气好就能过。分数出来了,第一天过了,第二天54分。我倒!老婆和我复习的时间差不多,结果二注差2分,也没过。
12年,必须过了!虽然每年花那么点时间,但是耽误不起啊!老婆决定考一注,她说要多关注一下论坛,最好加入一个群。我想有道理,从过了年开始,就在论坛里面查别人的复习心得,下下来整理后仔细研读,对比自己的准备情况,发现自己真的太不上心了,花的精力真的和别人不能比,如果我这样的都过了,那么就太没天理了。又从论坛里面下了好多资料(包括习题、讲义、视频、录音等等),坦白说,好多资料没啥用途,研究之后就把自己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打印了备用。然后就拟定了一个复习计划,从2月初开始看书了。先给水后排水再建水,三版教材和规范对照着看,课本作为辅助材料。对于给水和排水,三版教材和规范为主,课本就是在看不明白时看看来龙去脉的解释;对于建水,以规范为准,三版教材为辅,课本可以不看(不过12年考了一题课本上才有的消防水系统的最高压力)。看完一遍就开始疯狂做题,做完了对于不明白的就在论坛或张工培训的群里面讨论,这种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对于一些疑点难点了解得更透彻了。到7月份,我已经把该看的书该做的习题都做完了。然后就开始做历年的真题,当时严格按照每门3小时的要求来做,但是因为白天没有时间,只能选择晚上做试卷。做完一年的,就对照着张工的红宝书对答案。再将每年的错题汇总起来,分成粗心、不会、疑问三类,粗心的不用说打自己三大板提醒自己审题仔细看题认真;不会的一定找到具体的出处或做法,然后做上清晰的标记;疑问的就到论坛或者群里面和大家讨论,不管谁对谁错,弄明白就好。这样做下来,我基本上每年都可以过了,且大概可以得到80分左右。信心满满了!做完06-11的卷子差不多也要快考试了,为了能适应考试的时间,我就请了一周的假,这一周只在白天看书学习巩固,晚上不再看很长时间了,到考试的时候,时间差基本上就调过来了。
考试的时候,时刻记着抓紧时间不要纠结某道题(拿不准的做个标记),审题仔细不要粗心。可能自己准备的确实比较充分,时间还是很充裕的,4门考试,每门做完一遍的时候都还有45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富裕。然后赶快填答题卡,填完之后就开始对那些不会的、疑问的重点突破,最后留十分钟复查一下,确定该填的改写的都ok了,就等交卷铃声了。江苏出成绩比较晚,老婆天天纠结能不能过,我其实就等一个最终的确认了,因为和网上张工的答案对了之后我是153/84,和彭老师的答案对了是156/82。后来,老婆告诉我结果是155/82。平静中带着喜悦:熬了6年,终于过了!
太有用了 这些经验 茅塞顿开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