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三版教材中大阻力配水,开孔比与孔口流速关系 α=q/(10μv),那么孔口流速v=q/(10μα),即v=Q/(μf), (一式)按一般流速和流量间的关系:v孔=Q/ f(二版教材与绿皮书计算不代入μ值)(二式)问题转化为究竟哪个流速是“孔口流速”?也即孔口流速的定义。2.在给水规范中没有找到孔口流速这一概念,但根据水力学内容和规范中设计孔口流速的规定,我们来推求“孔口流速”为哪个速度?(1)按三版:各流速取下限流量,均匀性为0.94; 取上限,均匀性为0.92 (2)按不代入μ值,各流速取下限流量,相应均匀性为0.98;
各流速取上限流量,均匀性为:0.97可见按孔口流速定义为v孔=Q/ f时的相关流速计算得出的配水均匀性更高。(3)按开孔比、反冲洗流量、孔口流速的关系9.5.13 大阻力穿孔管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0.20%~0.28%;9.5.14 大阻力配水系统应按冲洗流量设计,配水支管孔眼出口流速为5~6m/s。9.5.17单层细砂级配滤料12~15L/(m2·s)以:大阻力开孔比0.2%~0.28%,将α=0.2~0.28代入公式,取孔口μ=0.62,q=15L/m2.s,按一式,得v=8.6~12.1 与规范不符(支管孔眼出口流速为5~6m/s);如果计算时不代入μ值,则v=5.4~7.4,与规范基本同。以:α=0.2%~0.28%,q=12L/m2.s,按一式,得v=6.9~9.7;按二式不代入μ值得v=4.3~6.0
按规范对孔眼出口流速的范围数据规定,孔眼出口流速(孔口流速)定义为v孔=Q/ f相应的数据更合理。(4)按水力学孔口出流,孔口流速公式,一式为 孔口的实际流速。3.讨论: 依据规范中对孔眼出口流速的限定范围,按规范数据进行设计计算时,按v孔=Q/ f更为合理,而孔口实际流速应该是v=Q/(μf)。
对于孔口流速是否类似于滤速和过滤时的孔隙流速的概念,为方便计算和使用并不是以水流流速作为滤速的,而是以单位面积上的流量作为滤速? 建议教材应该给孔口流速一个明确的定义式。你的意见呢?
9067887&pid=37540381]1[/url]
9067887&pid=37540381
5
10
14996938]
[/url]
14996938]黛绮丝[/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