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成绩出来有段时间了,第一次考试,四门全部通过。看了坛子里各种高调、低调报成绩的,总觉多多少少会影响没通过童鞋的心情,因此也就默不作声了。想写点心得体验,算是回报论坛,可又觉得实在没什么太值得说的地方。今天看了青朴版主的帖子,话说得很在理,既然过了,多少讲一讲复习经历,也可以留给战友们参考一下复习强度。
我是环境工程出身,但不是做环评的,学校的时候学过相关课程,也是早忘得一干二净,算是有点基础吧。关于复习时间,我是因为单位领导的支持完全脱岗复习了2个月,这一点其实是很大的优势,因为我可以想象到完全靠业余时间复习的童鞋需要付出的努力应该是翻倍的。下面重点讲一下这两个月的复习过程吧。
我的是复习时间基本上是三月中旬开始,每天上班8小时加上晚上2小时,因为白天可以看一天,所以晚上效率并不高,经常偷懒就不看了。周末一般也是学一天休息一天。
最一开始是看导则,我并没有看导则原文,原文确实比较系统和详细些,比较适合后期查缺补漏的时候看。一开始上来就看原文,总感觉找不到重点。我是对着大纲看教材,掌握、熟悉、了解 都分别标记一下,其实也就是借着标记的机会加深一下印象,这么对着过一遍,就直接做配套习题,习题做错的加个标记再翻课本加深印象。基本上前三门就是这么过了一遍。
导则大概用了接近2个星期,因为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推进相对比较慢的。导则看完之后再看方法就轻松多了,用了5天就过了一遍,当时感觉也很欣喜,感觉蛮有成就感的。因为方法题灵活很多没那么多记忆的部分,比较适合我这种人。方法过了一遍之后,才四月上旬,自我感觉压力小了些,开始准备看法律法规。
因为我很不擅长记忆,所以法律法规看得有些蛋疼,加上中间工作上的问题耽误了一周时间,所以法律用了接近3周多。等到三门一看完就感觉头脑开始混乱了,总觉了看了一门忘一门,尤其是我这种时间还算充足的,隔得就一些,导则很多东西就记不清楚了。所以中间做了几套历年真题巩固一下印象,找一下感觉,基本上每套题都是在及格线上方不远浮动,事实上我最后考试成绩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我觉得复习时间拖得太长之后,花在恢复记忆的时间也会相应的增多,平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做了几套题之后,发现因为真题出题比较灵活,前三门怎么去加强都不能再有效地提升成绩了,总有一些挖坑的题或者干脆超纲的题让你扣分,但是不复习的话总感觉有挂掉的危险。这时候我估计很多人是因为对前三门的不放心所以复习的时间太多了,留给案例时间就不够了。这个时候只能狠心把前三门放一下,当时我就想只要把案例过了哪怕挂掉两门也无所谓了,所以下面的时间就专心看案例。
案例一入手很迷茫,因为教材是在太厚了,而且讲的东西跟习题关系又不大,迷茫了一段时间,赶紧翻了一下前辈的复习心得。于是收集了贾老师的博客,恰好当时彭老师的历年真题出来了,真是雪中送炭的好东西,最后我把教材和配套的练习册全都放弃了,直接从真题入手,先把历年的题型分析了一下,分了一下出题的方向,按照出题频率排了一下,然后我把历年真题全部打乱按照公路、水电、采掘……一个个的归类放在一起,每次看一个类别。我觉得这样看起来更系统一些,而且有些历年真题其实是有重复的,也可以找到一些出题重点,加深记忆一下。而且有些虽然是重复的题,但是老师给的答案又不完全相同,这样就自己整理一下笔记,把各种相关的答案全部整理到一起,到时候能记住几条答几条。
前半段看生态真的是很痛苦,每道题总是感觉熟悉,但真要写的话又写不出几条来,只能一遍遍的重复记忆。我建议只记知识点,尽量精简记忆,然后再临场发挥充实一下。其实最后答题的时候我的卷面很干瘪,基本上每个小问答5、6条左右,每条都没超过1行,事实证明这种答题方法是有效地,只要知识点答对了,并不需要太冗余的论述。举个例子,比如常考的桥梁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我就记这么几点:等级(提高桥梁安全等级)、引流、警示、限速、预案、管理这么几个词,临考试一发挥答案就出来了。
后半段开始看污染类型,感觉轻松很多,看的也比较快,其实很多童鞋怕计算题,总觉得坑太多,容易掉进去,其实把每道题时间分配好,审题的时候别急急忙忙,计算题没有那么大的坑,静下心来一分析就出来了。
最后关于选题,其实我还是相对抵触生态题,因为总是感觉能答,又答不全,而计算题只要细心是可以拿满分的。最后我是放弃了两道生态题,一道验收的 还有一道是油田? 我是记忆力真不好,才隔这么久忘差不多了,估计到下半年在写心得也写不出来了。我有朋友是生态选得多,而且临场发挥感觉也不错,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然这东西还要分人,脑子容易糊涂怕掉坑的人还是多选生态题吧。
唠叨了这么多,好像还是没写出什么经验来,杯具啊,大家将就看吧,有什么想了解的,再交流。最后报一下成绩:法律法规122(记忆力不好的铁证啊),导则112,方法99,案例79。成绩上也能看得出来,我的复习重点明显往案例加强了很多,分数都不高,勉强算是能过了。
帖子置顶了,为了表示感谢,在分享一下自己编的几个生态题的口诀,比较粗陋,请勿见笑哈~~
大家都知道,书越看越薄,案例看到最后反而感觉脑子空荡荡了,其实这就是到了状态了,为了保证考试时候不漏知识点,我特意编了几个顺口溜,只为答题的时候提醒一下,别漏点了。
首先第一个,是一个通用的口诀,凡是遇到诸如影响啊、危害啊、防护措施啊之类的问题,无非从这几个知识点分析:
水气声渣,土植农林,水景动鱼,地社风湿
。从头开始解释一下:水气声渣就不说了,土地、植被、农田、林地,水土保持、景观、动物、鱼(其实也算动物,不过这个重点关注一下,当然还有其他水生物),地质、社会、风险、湿地。把这16字真言记住,我觉得应该覆盖差不多了吧,到时候出了上述类型的题就拿着口诀一顿侃吧,有关系的就答一条。
接下来第二个,是关于大坝的,这个影响实在太多,很容易就漏点了,我也是总结了一个顺口溜:
淹泥脱水,阻低保移地。
这个实在有点拗口哈,将就着记吧。依次是:淹没区影响(土地、动植物等)、泥沙淤积、减脱水一系列影响、水环境的影响(水文、水质、水源、水生物、水风险,五个水),大坝对生物阻隔、低温水、用水保障问题、移民带来的社会影响、地质问题(包括淹没区地质问题,还有坝下水流冲刷河道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