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节能建筑为何“不省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6: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节能建筑为何“不省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住户对节能住宅按普通住宅标准收取热费表示了不满,部分住户已多次到哈尔滨市供热管理部门进行了咨询。

    据了解,哈尔滨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较好,节能建筑比例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办公室副主任刘淑娟介绍说,自2002年6月起,哈尔滨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项目均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目前,哈尔滨市共有节能建筑2976万平方米,占实有建筑面积的21.72%,远远超过全国7%的水平。

    该办公室墙材节能科的盛伟东说,建筑节能30%、50%是指在当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约30%、50%,具体来说,就是要节约30%或50%的采暖用煤。根据设计、建设标准,哈尔滨大部分节能建筑都应能达到应有节能目标。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明确规定,安装用热仪表的节能住宅用户,热费按照仪表读数计收。但实际上,无论节能与否,哈尔滨市居民每个供暖期缴纳的热费分文不少,节能住宅并没有让百姓省钱,他们还要在购房时承担相对较高的建筑成本。

    哈尔滨市城市供热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处处长王文斌说,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收费是一项根本措施,这也是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现有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王文斌说,供热计量工作十分复杂,同样是按表计量,楼层、朝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热能消耗,不同住宅如何缴费公平现在还没有具体标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委托有关高校研究热计量收费计算标准。

    由于没有具体热计量收费标准,节能建筑按表收费的有关规定形同虚设,“百姓想节能而节不了”。一方面一些用户对缴纳热费心存不满,甚至拖欠热费,一方面还造成了大量的行为浪费。

    据哈尔滨市供热办统计,这个市到目前为止历年累计欠缴热费17亿元,目前的缴费率只能达到80%左右,除部分用户确因家庭困难欠费外,还有很多用户是故意拖欠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节能建筑采暖保温效果明显,由于缺乏供热计量设施和自主调节手段,一些住户因室温高而开窗散热浪费热能的情况普遍存在。

    有关人士认为,节能住宅的先行推广对于建筑节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由于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和各地节能住宅推广水平的参差不齐,致使各地节能住宅政策目前仍处于缺位状态,特别是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节约能耗计量方面,还缺乏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

完善配套政策 激励百姓“行为节能”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6亿平方米,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要节能20%,全国要节约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要达到1.01亿吨标煤。

    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节能建筑真正“节能”,让老百姓得实惠,实现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目标,就应该尽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步伐。

    针对近期出现的节能住宅住户对现行热费收缴制度存在的争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实现科学的供热计量收费,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建筑节能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各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加强供热节能和计量技术的研究。有关人士认为,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技术及产品的落后,应该加快技术研究步伐,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

    加强对供热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目前,北方采暖区的供热系统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即使最近几年建设的节能建筑也存在很大不足,亟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或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广泛融资,尤其要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政策倾斜。

    加强供热企业管理和改造。很多供热企业经营管理粗放,成本过高,发展参差不齐。据哈尔滨市供热办有关人士介绍,这个市目前有大大小小供热企业1000多家,其中比较正规的企业400多家,有的企业人满为患,管理粗放,浪费严重,具有巨大的挖潜空间。因此,在供热体制改革过程中,加强供热企业管理、改造要同步进行,降低企业成本,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激励百姓自觉“行为节能”。

    节能建筑的推广是我国建筑节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障,有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到位的政策护航,再加之得到实惠的百姓的拥护,节能建筑才能顺利地完成它的绿色使命,最终使“国”、“民”受益。(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7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