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0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4.2.3章鱼式系统
图6章鱼式系统
图6为此系统的原理图,做法是在每户设置一分水器,供水进入分水器后分出若干并联的支管,末端连接至散热器,再经回水集中到集水器。在制作安装时应将管线埋地敷设(一般采用聚丁烯管或PB管),要防止地面因热应力造成龟裂和破损,要妥善处理好管道热膨胀时产生的推力传递给地板。该方案的优点是:可分室控制温度,调节性能优于单管系统;管线埋地敷设,墙面竖向无立管,不影响墙面、地面装修;缺点是:管线埋地须设隔热措施,造价偏高;每组散热器须设冷风阀。
5、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分户式计量在新建住宅小区得到有力推广,但其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在采暖系统设计、建筑物设计、仪表选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5.1 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及户内散热器布置
热负荷计算是供暖系统设计的基础,以往的设计由于害怕暖气不热而盲目加大热负荷值,致使散热器安装面积过大,将不利于散热器支管上温控阀的调节,应该选择合理的热指标估算办法。室内散热器位置要布置合理,室内水平管线会增加,存在管线明装占用空间,影响室内装修、家具布置及过门、阳台难处理等问题。
5.2 对建筑材料传热性能的要求
新的建筑材料能否满足现代节能房间的要求,即建筑材料的传热性能是否理想。采暖建筑的耗热量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约占73%~77%,其次为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热量,约占23%~27%,在传热耗热量中外墙占23%~34%,由此可见,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将会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另外,计算表明,对于一间不采暖的房间从周围房间获取传热量可维持12~14℃室温,其他用户有近1/4~1/5的热量传给了该房间,其他用户将多支付这部分热费,很不合理。所以,有必要增强户间建筑结构的隔热性能。
1197807474706.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