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分析,其裂缝产生的原因如下。
1.1 设计方面
1.1.1 设计人员对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考虑不周泵送商品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多选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同时也掺加了20%~30%的粉煤灰,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收缩率和徐变也较大,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开裂。目前在结构设计中对混凝土往往只考虑结构强度的要求,对墙体一般不作抗裂验算,只是套用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因而忽略了泵送混凝土的这些特点 。泵送混凝土与同一强度等级的塑性混凝土相比,两者的力学性能虽然相同,但在施工阶段的性能及浇注的后期效果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实践证明,采用流动性大的泵送混凝土浇注的墙体比采用塑性混凝土浇注的墙体更容易出现裂缝。
1.1.2 截面特征和墙体水平钢筋配置情况的影响
地下室外墙相对于梁、柱等构件高厚比较大,属薄壁构件,因此散热快,干缩与冷缩变形均较大,而且墙体越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出现裂缝;细钢筋越疏、越光滑,墙体越容易出现裂缝。现行规范虽然对剪力墙作了规定,但对水平钢筋的要求却较松。如文献规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 mm,间距不应大于300 mm。但现实情况是:水平钢筋间距为200 mm 的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的现象已较普遍。不仅水平钢筋的疏密对混凝土墙体开裂有很大影响,而且钢筋外形对开裂也有一定影响。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对水平钢筋是圆钢的墙体,含钢率不算低,但仍然开裂,而有相近含钢率但配置螺纹钢筋的其它墙体却不开裂。
1.1.3 混凝土筏板对墙体的极大约束
浇注墙体混凝土时,厚大的基础筏板已浇注一个多月,因此墙体下部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了收缩已基本完成的混凝土筏板的极大约束,这样就容易在墙体中出现与水平方向约成45。角的拉应力,随着收缩的不断发展,其拉应力逐渐增大,当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底层地下室墙的许多较大裂缝斜向发展,主要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的。
1.2 材料方面
1.2.1 混凝土配合比
由于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再加上粉煤灰。因此,混凝土中水泥石含量多,水泥水化放热量大,容易形成收缩和干缩裂缝。
1.2.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往往伴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由于水泥用量增大,往往引起混凝土收缩和干缩量的增大。
1.2.3 骨料质量
实践证明:含泥量大的砂石界面强度低、粘结力弱,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易开裂。所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选用合理砂率,砂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而且能增大收缩和裂缝。优先选用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集料,根据构件最小断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内径,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粒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