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8 1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3 基于能耗指标体系实行建筑全过程节能管理
基于如上贯穿建筑全过程的能耗指标体系,针对各阶段建筑节能工作重点,提出相应管理手段,实行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
3.1 项目立项阶段
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立项时,此时对建筑的具体设计还未明确,因此不必审查项目用了哪些节能技术,而是由建设方对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各分项能耗作出承诺,审查其承诺数值是否低于同功能建筑的节能标准,通过节能审查后才能批准项目立项;
3.2 方案设计与方案投标阶段
在项目立项阶段承诺的指标数值接下来作为建筑方案设计与方案投标阶段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求设计投标方案必须详细论证是否兑现了项目立项时承诺的节能指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节能指标的。论证的合理与否作为评比投标方案的主要审查内容之一,中标的设计方案必须从兑现了项目立项承诺的节能指标的设计方案中选取。
3.3 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立新建建筑节能审查制度,通过模拟仿真计算等方法,得到设计方案的具体能源消耗量,审查其是否达到承诺的节能数值。通过对施工图设计方案的节能指标进行节能审查,保证设计方案可靠节能。节能审查合格后才能开工建设。这一过程在北京市建委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支持下,已分别在北京新建奥运场馆建筑和国管局新建办公项目的节能审查中成功实施[1] [2]。
3.4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建立工程验收节能审查制度,通过现场具体测试各相关设备与子系统的性能,进而估算全年能耗,考察是否能达到立项时的承诺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以及保证设备和系统已经调试合格。这项审查应增添到项目验收标准内容中,作为验收的必备条件。竣工节能审查合格后才能通过建筑验收。
3.5 运行管理阶段
在项目运行管理阶段,实行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和数据集中采集系统[3]”对各分项系统的用能指标进行集中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时刻观察其各项用能状况的变化,并不断与承诺(或签订的)用能标准进行比较,杜绝各种由于管理运行的疏忽造成的能耗增加。同时对各相同功能的建筑进行运行分项能耗的横向比较,奖优罚劣,并对实际的用能数据实施能耗定额管理,来不断督促物业管理人员优化运行管理方法,保证系统节能运行。
3.6 节能改造阶段
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不能简单的“加保温,换热泵,安装太阳能”,而是应该根据建筑能耗历史统计数据和现场必要的测试参数,先发现高耗能环节,然后对节能指标(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进行层层分解测试或计算,直至找到节能诊断和改造的具体对象,明确问题症结所在,再实施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在节能改造后,也需通过节能指标的具体变化,对节能改造的成果给予合理评价。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便是应用能耗指标体系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行指导和规范的具体实施。
以上各个不同阶段均以能耗指标体系为主线,但其所控制的具体节能指标、节能指标的获取途径、相应的管理手段和解决的问题均有所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各阶段控制的节能指标、相应管理手段和解决的问题
阶段 控制的节能指标 指标获取方法 相应管理手段 解决的问题
项目立项阶段 承诺以下指标:1.空调/采暖/通风系统能耗指标;2.照明系统能耗指标;3.其他系统能耗指标等; 承诺 建设方对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各分项能耗作出承诺,审查其承诺数值是否低于同功能建筑的节能标准;通过节能审查后才能批准项目立项; 促使业主对建筑今后运行时的能耗作出承诺;
方案设计与方案投标阶段 根据设计方案计算以下指标:1.建筑累计耗冷/耗热量指标;2.空调/采暖系统综合能效比;3.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利用率等; 计算
论证 设计投标方案必须详细论证是否兑现了项目立项时承诺的节能指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节能指标的;中标的设计方案必须从兑现了项目立项承诺的节能指标的设计方案中选取; 控制设计方在方案设计阶段兑现在项目立项时的承诺;
施工图设计阶段 根据设计方案计算以下指标:1.建筑累计耗冷/耗热量指标;2.空调/采暖系统综合能效比;3.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利用率等; 仿真
计算 建立新建建筑节能审查制度,通过模拟仿真计算等方法,得到设计方案的具体能源消耗量,审查其是否达到承诺的节能数值。节能审查合格后才能开工建设。 约束设计方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通过现场测试设备的温度、流量等,估算如下指标:1.冷机/冷却塔能效比;2.水泵/风机输送效率等; 现场检测和计算 建立工程验收节能审查制度,通过现场具体测试各相关设备与子系统的性能,进而估算全年能耗,考察是否能达到立项时的承诺要求;竣工节能审查合格后才能通过建筑验收。 约束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工作,以及保证设备和系统已经调试合格;
运行管理阶段 通过实时监测各系统和设备的出力和功率等,估算如下指标:1.冷机/冷却塔能效比;2.水泵/风机输送效率等; 监测 对各分项系统的用能指标进行集中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与承诺的用能指标进行比较,并配套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督促物业管理者优化运行管理方法,保证系统节能运行;
节能改造阶段 根据历史数据或实际测试数据,由上至下依次明确问题症结所在:1.哪个系统?2.哪个子系统?3.哪个具体设备? 历史统计数据和实际测试 对节能指标从上至下进行层层分解测试或计算,直至找到节能改造的具体对象。在节能改造后,需通过节能指标的具体变化,对节能改造的成果给予合理评价; 规范从事建筑节能改造的企业,督促其合理地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4 总结
大型公共建筑全过程节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项目立项、设计、施工、运行等多个阶段。目前不同建筑阶段采用了不同的节能管理手段,但是存在节能总目标不明确、各阶段节能管理相互脱节等问题。本文初步构建了能耗指标体系,它既是不同阶段节能的总目标,也通过阶梯结构兼顾了不同阶段各自的节能工作特点。一方面保证了各阶段节能管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各阶段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评测管理。最后基于此能耗指标体系,初步提出了大型公共建筑全过程节能管理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还需要本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总结经验,本文只是从框架上提出相关思路,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 刘烨,燕达,江亿,奥运场馆节能评估小结. 2006年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年会,2006年4月;
[2] 刘烨,燕达,薛志峰,等. 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应用. 全国空调模拟分析学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年12月;
[3]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4] 李娥飞. 暖通空调设计与通病分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5] 薛志峰. 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叶凌,姚杨,王清勤,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建筑科技,2006年12月;
[7] 戴雪芝,何维,狄彦强,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建筑科技,2007年2月;
南海潮头月笼沙,雨季庭院落灯花.
拈花一笑二郎殿,掐指三佛四经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