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4 2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尔滨江沿小学(中央大街19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秋林公司道里分公司,建于20世纪初。
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916年秋林公司道里分公司迁移后,改为秋林公司五金用品商店,后又曾作为前苏联驻北满商务代表部、中央大街百货商店,现为江沿小学。
△道里牙病防治所(中央大街2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哈尔滨一等邮局,当时为二层,建于1914年,20世纪80年代扩建为三层。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墙体仿块石砌筑以增加稳定感,女儿墙的栏杆用金属制作,具有新艺术运动风格,屋顶冠以红色穹顶突出主入口。该建筑曾为瓦特涅尔药房。
△哈尔滨市五金公司(中央大街127号)二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Р·А·别尔克维奇大楼,当时为二层,建于1907年,1915和1920年先后扩建为三层。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以腰线分割,底层开大玻璃窗,墙体仿块石砌筑。金属栏杆的阳台精巧柔和,成为建筑的点睛之处。
△黑龙江省商业厅(中央大街2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阿格洛夫洋行,设计师是日丹诺夫,建成于1923年。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首层为基座层,墙面做仿重石砌筑的横向水平分隔,增加稳定感。
该建筑曾为美国保险公司、莫斯科大药房。
△精品商厦(中央大街104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阿基谢耶夫洋行,建成于1910年前。
砖混结构,原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立面经改造,呈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外墙采用半圆形科林斯壁柱,形成竖向分割线条,上下两层为圆角方窗,顶部采用新艺术运动设计手法,转角顶部有人物雕塑。该建筑20世纪20年代后曾为边特兄弟洋行。
△中央大街药店(中央大街88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伊格莱维纤商店,建成于1921年。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该建筑物底层为仿石基座,采用落地窗,二、三层窗口形式复杂多样,主入口上部两侧设高大的爱奥尼柱式。檐口出挑大。立面设宽大的阳台,铁艺栏杆花饰精美。女儿墙局部高起,富有变化并与两侧形成对比。
△亚帝女士用品商店(中央大街6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建于1923年。
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状窄窗。仅在转角处设女儿墙,其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使该建筑物轮廓富有变化。阳台金属栏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
1959年10月,犹太国民银行改组为哈尔滨人民银行外侨储蓄所。
△星期六鞋店(中央大街111号)
二类保护建筑,建于1949年。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L型,底层采用落地窗,二至三层设有爱奥尼半圆壁柱,窗扇高大,设置均匀,上下窗间设有花饰,顶部设出挑深远的檐口,转角处上部设有圆形穹顶。墙面小巧的弧形阳台,精致有趣。
△香港啄木鸟服饰(中央大街121号)三类保护建筑,建于1935年。
砖混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采用仿石块砌筑,有明显的凹槽分割,形成水平线条,强调建筑基座的稳定感。建筑的檐口下设流畅复杂的花饰纹样,转角处设主入口,其上设铁艺栏杆阳台,造型个性鲜明,做工精湛。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一类保护建筑,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建于1958年,设计师是巴吉奇。
塔高22米,抗洪英雄雕像在20根7米高的科林斯圆柱组成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塔基前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1957年和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重要的标志性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