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9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它是"东方莫斯科"未免有些言过其词。但就是在这一街一场范围内,确实能感受到欧洲传统的文化气氛和风情。位于红军街起点上的哈尔滨火车站老站舍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据记载,哈尔滨老火车站的设计是在俄国完成的。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其站舍成为沙俄借以炫耀其所谓进步文化及强大国力的手段,因而建筑风格采用西欧及俄罗斯盛行的"新艺术"风格,也属于埃尔诺贝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在建筑构造上普遍地采用钢铁、玻璃、混凝土结构。门窗的形式往往采用不规则的曲线,檐头的处理常常采用断续的形式,很强调垂直的划分,女儿墙的形式也随着檐头的变化而断开,多采用钢铁透空的花纹,形式轻巧多变。作为火车站建筑,从功能上看,其布局严谨而合理,整个建筑由五个大厅组成,各成一体又互相连接,既便于人流集散,又方便使用者工作。从竣工到拆毁,该站舍运营了半个世纪仍不落伍,可见其设计初衷之超前。火车站其外型优美而舒展,大方而不笨拙,配以适度的广场,其优雅的丰姿则尽在眼前。火车站和中心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遥遥相望,互为对衬,红军街将两个优美的建筑连成为一条景观轴线,二者同时便成了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遗憾的是这座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却在1960年被无情地拆除了,接下来便是长达28年的有站无舍半截工程。1988年6月由铁道部和省、市政府投资4 300万元修建了新站舍,新火车站建筑面积为42 122平方米,为对称式建筑,气势宏伟,有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加之配以8.5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各式灯饰,四季变换的盆栽花坛及2 000平方米的草坪,使整个广场显得宽敞、大气、美观而新潮。周边的高层建筑雄伟壮观,其间点缀着尖顶红帽的欧式建筑,这画龙点睛之笔,使人能领略到进入神话般的现代化大都市的魅力和感觉。
1167114210724.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