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1 21: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位于道里军官街(今工厂胡同)。建于1908年,是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的一座军用教堂,建堂之初乃专为义和团运动和日俄战争亡命的俄军官兵亡灵祈祷之所。教堂外曾埋葬一些阵亡军官的尸骨,教堂墙壁上刻有阵亡者名单。
教堂内圣所按德尼索夫技师的图案,由守备队中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制成。其它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40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依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
1927年,在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的倡导下,在伊维尔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
该教堂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呈希腊十字式格局,俄罗斯建筑风格,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个葱头顶,四个小葱头顶以大的为中心,分布在十字型端点。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教堂内部宽敞明亮,设主次三个祭坛。
教堂主体建筑尚在,可惜的是洋葱头式穹窿已荡然无存。
现存的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制药三厂附近的工厂胡同里,门牌号是“工厂胡同7一4号”,门右挂着“哈尔滨服装三厂”的木牌,没有看见保护建筑的标志。由于“文革”时的人为破坏,4个葱头顶全部没有了。再加上后来工厂的营建,使它部分门窗有所变化。但它仍保持了基本的外型,高约20余米,底边宽10米左右,呈长方形。主入口位于西侧,顶上的钟楼还在。缝隙间长出了小树,凭添沧桑之感,东面山花壁面上还有油画残迹,依稀能看见一个人物的头部形象。猜想可能是圣玛利亚或耶稣像。据建筑专家讲,这座教堂与原教堂街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很接近。教堂门与钟楼的窗户均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三心拱券式,其它的半椭圆式拱券长窗则为古罗马式。为了这门窗与墙线的造型,规模齐整的长方型砖楞被磨成了细长的扇形状和圆柱状,建这座教堂所下的功夫何其细致,花了多少心血!教堂北面山花壁面还留着一幅被剥蚀的油画,虽然看不出具体的形象,但笔触之大,与人物肖像的细致程度非常不同。拱券底下的壁龛都曾有马塞克镶嵌画,现存的几块最大的是蓝色的,却看不出形象来了。这种马塞克镶嵌画,在这座教堂的其它部位仍发现几处。
圣伊维尔教堂广场规划简要说明:
1. 广场位于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警校胡同及哈铁水电段围合的街区,规划广场占地面积9954平方米。
2. 近期拆除圣. 伊维尔教堂及驻军幼儿园周围的棚户, 拆除南侧三层服装厂,西侧制药厂计划处,整治环境。
3. 远期拆除周围多层住宅及公建,打通红军街视廊,地段街视廊。
4. 规划要求周围环境与教堂相协调,组织好交通流向及停车场,适当配置绿化,景观小品。
资料来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