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ujdspq766

中华卓越历史建筑!

[复制链接]
游客  发表于 2016-7-23 04:51:58
五音姓利-宋墓南高北低的原因

  北宋陵墓计八座,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形成一个陵区;宋朝在此设有陵邑——永安县(今芝田镇),来管理陵区。


宋朝陵墓

  宋朝陵制,沿袭唐制,惟尺度远逊。   宋陵的制度大致是:上宫,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四面各辟神门,门外各有门狮一对(牝牡各一);中央为陵台,方截锥体夯土,其地下深处为“皇堂”(地宫)。上宫南神门外,为入口引导部分。最南为鹊台,即双阙;北越一段路为乳台,亦双阙;乳台北侧立华表(望柱),石象生,自南向北依次为:象及驯象童、瑞禽、角端、仗马及控马官、虎、羊、外国使臣、武官、文官;再北为武士,入南神门,为宫女两对。这一布置的本意,似乎为立朝班列仗仪的概括;加上某些祥瑞、祛邪的象征物揉杂而形成。各陵制度相同,石刻内容也一律不变,只有尺度差别。以各陵中中等规模的永昭陵为例,其鹊台至北神门轴线长551米,神墙边长242米,陵台底边长56米,高13米。这个尺度,只相当唐乾陵衬葬墓永泰公主墓的尺度规模。   最后为下宫,日常驻有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每日献食于影殿遗像前,此区为生人日常生活处,设厨、贮藏、盥淋等场所。下官按风水之说规定在上宫西北。   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   唐宋时期,风水之说盛行“五音姓利”说。国姓赵所属为“角”音,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按照这种说法,要求赵姓墓区南高北低。于是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6-7-23 1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十三陵-气象宏阔的肃穆陵群




  明初,营建南京孝陵、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已形成定制。

  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天寿山形成集中陵区,称“十三陵”,其制度基本遵循孝陵形制。十三陵距北京约45公里,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长陵(明成祖)据天寿山主峰前,其南6公里处,有崛起对峙的小山两座,成为整个陵区的入口。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长陵营建之初,可能有一个总体布局设想,但是十三陵的形成现状,主要是其后约一百年后嘉靖年间的经营。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是山口外一座五间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这是石牌坊中的上乘作品,建于嘉靖年间。自此往北,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共十八对,有马、骆驼、象、武将、文臣等)至龙凤门(相当棂星门),均为嘉靖年间陆续补充完备。神道自牌坊至龙风门约2.6公里;自龙风门至长陵约4公里,途经山洪河滩地段,无所布置。神道是以长陵为目的而设,但随即成为十三陵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这是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神道微有弯折,因为道路在山峦间前进,须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因此,神道略偏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这种结合地形的细腻处理,显然是从现场潜心观察琢磨而来,不是简单闭户作图可办到。重视直感效果,这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8: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陵

  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规模且超过孝陵,是可作为明清各陵代表。陵建于1424年前。陵园由墙垣包绕,其前,南方的方门三孔,入门庭院内设神帛炉;北为棱恩门,五间歇山殿,入门为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殿面阔九间,计66.75米,进深五间,计29.31米;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长陵棱恩殿的用料和工程质量则为太和殿不能企及;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仅见。此殿经雷击焚烧、地震,迄今无闪失倾斜,工程质量很高。殿的造型庄重舒展,也属上乘。




  过棱恩殿,为宝城前院。方城明楼前设五供石台。明楼实际是碑亭,不是如孝陵的享殿,不作祭祀行礼用,平面改为方形。自此,上宫献殿实际已取消,仅用“五供”象征祭祀用物,祭祀集中于下宫,上下宫合而为一。清陵则完全继承改变了的明陵制度。   自明代以后,不再见方上陵体,宝城皆圆形。长陵宝城直径达300米,特为宏伟,为明清陵墓之冠。其下为地宫。明陵封土深厚,石券坚密,尚未遭破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5: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陵

  定陵的修建,从万历十二年起到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止。工程共耗费白银800余万两,相当于万历初年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其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主题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或在陵前,或在陵之左右。现除石桥、明楼、宝城、地宫保存完好外,其他建筑仅存遗址。


明定陵

  明楼高21.32米,是整个陵墓的标志,坐落在方城之上,距地面约10米,黄色琉璃瓦,歇山重檐顶。斗拱、飞头、椽子、额枋等全部为石料雕刻而成,然后加饰彩画,几坚实又美观。   地宫是陵墓的主要部分,开掘于1956年,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发掘出的帝王陵墓。1959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   定陵为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及永陵(嘉靖)的第三位,其地宫结构是可代表明陵规制。墓室以一个主室和两个配室为主体,主室前有甬道,门三重,地宫结构为石砌拱券。除石门有檐楣雕饰外,朴素无华。   地宫在地下27米,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构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全部用石头起券,殿高7.1米,宽6米,长为26米,各自中间有一个用汉白玉垒起的棺床,长17.4米,宽3.7米,高0.4米,棺床平面用金砖平铺,中央有一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为“金井”。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进入中殿,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一副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云龙大瓷缸。缸中原盛香油,油上的小铜瓢和灯芯有铜管相通,即“长明灯”。后殿是地下宫殿最大的一个殿,是地宫的主要部分,高9.5米,长30.1米,石券最大跨度达9.1米;施工质量好,迄今完好无损。地面铺磨光花斑石。棺床正中央放置朱翊钧的棺椁。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分别置于朱翊钧棺椁的左右两侧。三具棺椁的周围,放着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   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门的结构相同,是全部用石头构筑成的券门。   前、中殿由地面至券顶,各高7.2米,宽6米,共长58米,地面是“金砖”铺地。“金砖”又叫澄浆砖,是明代宫特地在江南烧造的一种方砖。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7: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例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实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这是不合于古制的。明迁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为矩形平面,北京则为圆形。天坛面积约270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祈年殿




  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庙-帝王祭祀祖先之宗庙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除殷墟、二里头、周原有可能为宗庙的遗址外,较为明确的遗址,应为西安汉长安故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遗址有十一组,每组均为正方形地盘,四周有墙垣覆瓦;各面正中辟门;院内四隅有附属配房,院正中为一夯土台,主体建筑仍采用高台与木结构结合的形式。每组边长自260米至314米不等,其规模相当大。这种有纵横两个轴、四面完全对称的布局方法,大约是当时祠庙的通例;并且可以见于明堂·辟雍、陵墓、早期佛寺和某些祭坛的平面形式等。   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大约是魏晋间事。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贮放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明清太庙两庑,是平日贮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   北京故宫紫禁城前出端门往东,经太庙街门进入太庙区。此区于太庙垣墙外满布古柏。用常绿树丛造成肃穆气氛,是古代建筑绿化的成功经验。进入太庙戟门,则庭院空敞,与垣外适成对比。




  太庙占地约十六万五千平方米。太庙本身由高达9米的厚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南墙正中辟券门三道,用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凸出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强烈对比,十分突出。这一入口处理是相当成功的。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为太庙戟门,五间单檐庑殿,屋顶平缓,翼角舒展,尚为明代规制。   入戟门为广庭,北上为太庙正殿,原为九间,清代改为十一间重檐庑殿,与太和殿同属第一级而尺度稍逊。殿内列皇帝祖先牌位,置龙椅上,代表生人。殿内用黄色檩香木粉涂饰,气味馨芳,色调淡雅。牌位以西为上,分昭穆而列,平日则存于殿后寝宫。寝宫以北,用墙垣隔出一区为“祧庙”。正殿前东西庑列功臣牌位,祭祀时用为陪祀。   整个太庙建筑群,基本为明嘉靖年间重建规模,是研究明代建筑群整体组合造型处理的良好典型。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社稷坛-社者,五土之神;稷者,农业之神

  社稷是土地之神。社者,五土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士,实际象征国土。稷者,五土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这是农业之神。“社”“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周制,天子有三社,为国立社称太社。在库门内西侧(右);自为立社为王社;亡国之社为亳社。“左祖右社”,指的是太社。社和稷是两回事,因而也有分祭合祭之争。唐代分祭;本来社稷属于中祀,等级不高,唐代升为大祀,由皇帝亲祭。明代则为社稷合祭。




  出端门往西经社稷街门进入社稷坛区。明初南京曾分为太社、太稷两坛,未几复合为一,遂为定制;北京沿用之。   北京社稷坛区占地二十三万平方米,较太庙为大。坛本身范围外,也遍植松柏。坛方形,周围 墙也方形。坛二层,高五尺;上层五丈见方,下层五丈三尺见方。坛面依方位铺五色土,墙四面也依方位而各用其色。   祭祀社稷是由北面南设祭,这和天坛、太庙正相反;因此,享殿、拜殿在北,正门也在北;神厨等附属建筑在西棂星门外,也正与天坛布局相反。   社稷坛享殿是明初永乐迁都北京时所建,为现存坛庙建筑最古老的一座,未经改变。所用楠木整料,榫卯精确严密,整个殿身木构尺度合宜,彻上露明造,梁架一览无余,是典型明代作品,有重要历史价值。   明制,各分封藩国也有王国社稷,较北京尺度减半,依封国方位只有一色。至于府县社稷,仅高三尺,方二尺五寸,示意而已,其位置在府县西北方位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庙-儒学治国之明证

  孔庙是祭祀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类,几乎遍及全国,但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当推孔丘故宅所在的曲阜孔庙。




  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儒家创始人孔丘被尊为万世师表。汉代起,就已建立孔庙于孔丘故居鲁城阙里。东汉皇帝曾亲至曲阜致祭;孔子后人封侯奉祠。唐玄宗开元年间,追封孔丘王爵,孔庙规模益加宏大。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定,金代重修,明清依旧制重建。   原曲阜城距今城五公里,1551年,刘六、刘七起义军焚毁旧城后,乃移此建新城。现城实际以孔庙为中心重建起来,城正南门正对孔庙南门。孔庙狭长,南北600米,东西仅145米。全庙由南而北,以垣墙廊庑分为八进。前三进为引导部分,布置牌坊和棂星门,植柏树。由棂星门至大中门,为孔庙前奏;大中门起始为孔庙本身,自此起有长方平面的院墙,四角置角楼,近似宫禁制度。再进,为宏伟的奎文阁,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奎文阁后即为孔庙主体建筑:大成门和大成殿一组。   奎文阁至大成门间,隔一横街,东西有门;其间有碑亭十三座,皆重檐高阁,形体特别宏大,有金、元各一,余为明清所建,碑体硕大,为历代帝王所立。   大成门内为主殿大成殿,此区布局仍为北宋旧规。大成殿前庭满植古柏,中轴线前方有杏坛,重檐十字脊顶,相传为旧大成殿址,宋真宗天禧年间重建孔庙,大成殿移至今址而原地建坛。这是历史形成的特殊布局。

               
                 
        

        
[quote]以下是引用victor766在2006-03-03 14:18:06.0发表的内容: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0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7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