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0 0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园建筑,既是贵族住宅,又是全庄园的管理中心。建筑布局和设计上有明显的时代社会生活特点。主要有:
1:庄园主体建筑大都十分豪华。朗色林、庄孜庄园的主楼都高达五层。内有华丽的居室和经堂。朗色林庄轩的南面,还有林卡别墅,这是领主夏天居住的地方。
2:庄园的总平面设计上,往往有完备的防御性工程设施,朗色林遍地开花,园有城墙两道,内外墙之间宽5-6米、深3米左右的壕沟。甲马赤康庄园城堡的墙垣高三丈宽三尺。城楼上设射箭孔,悬"投石箱",城外四周还有"陷马坑",防卫十分严密。
3:庄园建筑内拥有大量的仓库,存放粮食,武器、弄具,库房一般设在主楼的底层。
4:庄园内,一般都有磨房、纺织机房等工场,供朗生(农户)们捻毛线、织氆氇、制作家具等生产活动,反映出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藏族有谚云:善父栽树,恶父造神。所以传统西藏人尤其上层正式认同的仍是藏传佛教,他们的高藐眼光盯着来世;而通往理想来世的路引,惟由寺院开具。这就是较之民居,神殿、寺院何以如鹤立鸡群的缘故。
由于承担了超渡众生的重任,有关寺院的建筑理念就与银行同理了:为取信于民,做出实力雄厚、永不破产的姿态,必得将门面做得牢不可破且富丽堂皇。
作为存储今生、支付来世的西藏寺院,在上千年间的传统社会里,扮演着政治的角色。后者的身份必然遵从经济规律和商业法则,有一个争取信众的无形竞争,因而寺院建筑的规模和外观形制就显得十分紧要。这一点,看来是成功地做到了。
那些著名大寺院无不选在较高台地,或者山坡山顶,建筑群一泻而下,铺展绵延犹如巨大城堡,悲悯下世,俯瞰芸芸众生。而芸芸众生,果然被俯瞰得自感渺小而卑微,仰望着他们的灵魂寄托之所,深切地体会到心有所倚的宽慰与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