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0 0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物传说
峰绕下院
穿过" 恋人松" ,向上行米,便 见一平坦处的前沿。有一古松,展开苍枝,迎接游人。举目相望。此松就象一位丰姿未减的少妇人,站在门口,笑盈盈地招手迎接客人,正因此帮,当地人称它为" 迎客松" 。在" 迎客松" 的热情欢迎和指引下,踏上石阶越过上书" 天开静域" 的寺门,便来到了青岩寺的古建筑之一下院。该院建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但从残碑、断文中可以看出,此院于明朝万历年间,光绪十六年都曾重修。寺院建有" 大雄宝殿" 天王殿" 及配殿、禅堂,凉房等多处。整个寺院建筑结构合理,组合巧妙,排列有序,显得富丽堂皇,气势壮观。" 大雄宝殿" 同供有释伽牟尼,南海大士等数尊佛象,其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相传,当时建下院时,本来没有砖瓦、木料,单靠几个僧 人四处化缘,也难解燃眉之急,正当众僧心急如焚的时候,突然有数十辆马车装满青砖,绿瓦、白灰、红松等建筑材料,陆续地送向下院工地。当僧 人问其原故,准备送钱结帐时,运料的主人说:" 这事难道你们不知道? 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花钱买的料,并且嘱咐我们直接送到青岩寺来。" 众僧听罢,连连称奇。仔细一想,又都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上院的" 歪脖老母" 显灵,暗中支助下院建筑。
下院的周围,群峰起伏如浪 ,松涛回荡震幽。清香迎面扑鼻,更有百鸟迎春,群蝉鸣夏,红叶点秋,白雪裹冬的美丽长卷。引人注意的是,在寺院的南部,有一山峰齐刷刷地横切下来,挡住了如火的太阳,用绿荫笼罩寺院,给寺院一片荫凉,更给古寺涂上一层幽静,神秘的色彩。这就是有名的青岩寺" 影壁山" 。人们传说,在建下院时,本来没有此山,每天烈日吐炎,照得寺内僧人焦燥不安,为给下院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 歪脖老母" 观世音请" 二郎神" 担来此山,给下院做为遮荫避日的" 影壁"。在" 影壁山" 的顶端,有一棵姿态优美的青松 ,远远望去,恰如婷婷玉立的少女。人们记得,当时下院没有报时钟,给寺院僧人记时带来许多不便,又是上 院的" 歪脖老母" 观世音挥动仙枝,沾上瓶内的圣水,往" 影壁山" 顶峰一点,山颠之上立刻出现此松,每当中午十二时松影不偏不倚稳稳地投在院 同伯一口井中。因此,人们知名人称这棵松为" 影壁山" 神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