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0 1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现实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重视科学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反对教会文化统治的浪潮。15世纪初,这个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又成为崇奉的对象。
勃鲁涅列斯基通过对罗马废墟的研究,了解古罗马建筑的做法以后,顺利地解决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大穹顶的建造问题。这座大穹顶于1434年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在此以后,很多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纷纷涉足建筑领域。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集当时艺术和技术之大成,穹窿顶便是米开朗琪罗等人设计的。此时期建造的大量贵族府邸,也反映文艺复兴建筑技艺和艺术的高度水平。
文艺复兴是巨匠辈出的时代,也是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在这一时期,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到专业建筑师手中。他们以丰富的知识,睿哲的眼光,探索古罗马建筑的法式和规律,总结当时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代风格。
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的建筑制图也逐步完善。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伍才娄创制透视图,扩大了制图领域。后来法国数学家蒙日于1799年出版的《画法几何》一书是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制图方法的总结。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达手段,有助于建筑学的发展。
随着建筑创作繁荣,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建筑活动,各种建筑学著作纷纷问世。其中阿尔伯蒂的《论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学理论著作,书中第一次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关的门类加以论述,为建筑学确立了完整的概念,是建筑学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教育以“艺术私塾”为主,1562年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瓦萨利创办设计学院;1563年佛罗伦萨城巨富美第奇创办艺术设计学院以代替“艺术私塾”;1655年创立于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793年更名为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完善的建筑系科的学院,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有广泛的影响。学院总结并传播了文艺复兴以来建筑艺术的成就,对建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艺复兴晚期,由于企图突破已有的建筑程式,追求奇特奔放的效果,崇尚豪华富丽的装饰,而出现了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风格。
十八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开始以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建筑物日益商品化,城市迅猛发展,建筑类型大量增加,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日趋复杂,形式和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十分严重,因而在二百年间,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形式的探求。
一种倾向是将建筑的新内容程度不同地屈从于旧的艺术形式,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这些流派;另一种倾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探求新的建筑形式。后一种倾向顺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成为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19世纪下半叶钢铁和水泥的应用,为建筑革命准备了条件。
1851年为伦敦国际博览会建造的水晶宫,采用铁架构件和玻璃,现场装配,成为近代建筑的开端。至20世纪初终于出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一批思想敏锐的青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和美国建筑师赖特是现代建筑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主张和建筑作品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包豪斯校舍和流水别墅等是当时的代表作,它们不论在使用功能、建筑形式、结构造型以及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随着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建筑学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致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反对不合理的外加的建筑装饰,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突出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将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重视建筑的社会性质,强调建筑同公众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建筑的经济性。这些现代建筑基本理论的建立,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飞跃。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包豪斯学校。包豪斯的教学活动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为现代建筑理论的传播作出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现代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产生了怀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其中以后现代主义较为活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