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1 0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的经典教堂建筑
--------------------------------------------------------------------------------
经典教堂建筑
Tue, 23 May 2006 01:28:38 +0800
比萨教堂建筑群
公元11世纪时,比萨是海上强国。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纪念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正立面高32米。钟塔呈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分为8层。它在建造时便已倾斜,是著名的斜塔。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圆形的洗礼堂,构成一个教堂建筑群。三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很强,丰富且有变化,但它的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它们都是用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绿色草地,色彩十分明快,草地上点缀着白色儿童雕像,显得亲切生动,既没有宗教神秘气氛,也没有威严镇慑力量,建筑群显得格外端庄、和谐、宁静。
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
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1163年,一直到公元13世纪才全部建成。
从巴黎圣母院的正面看,纯粹的尖拱形建筑已形成。整个平面还是十字架形的,但东西长于南北向。底部是凹进去的三座券门,门内层层线脚中布满了神的雕像,给整个建筑增添了华贵感。代替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巨塔是十字形交叉点上的小尖塔,它的高耸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巍峨。
圣母院西边正面有两座高耸的巨塔,塔有三层,下面一层设有国王画廊;第二层中央是一个象征天堂的玫瑰花形的大圆窗;第三层是可穿行的回廊。
雕刻是圣母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有植物图案和幻想的怪物;还有彩色玻璃大窗,使建筑形成一种恍惚的神的幻境,加强了教堂神圣的宗教色彩。
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248年,完成于公元1322年。正面有高达160米的两座塔楼,显得庄严神圣。
科隆大教堂具有后哥特式所特有的非常丰富而精致的建筑装饰。在建筑物所有的细部上都覆盖着有流动感的石造透空花纹。
科隆大教堂坐落在美丽的莱茵河畔,它那纤巧空灵,向上升腾的神奇形象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撒利斯堡大教堂
英国哥特式教堂除了保持着某些必须遵守的一般原则外,还有许多创造。
撒利斯堡大教堂的外部结构与法国教堂很不相同。法国教堂的紧凑和往上升腾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它的体积与高度都是由建筑物的中心——十字形交叉点分散出去,教堂的最高塔楼是放在十字形交叉的地方,也就是建筑物的几何中心,因为这样可使教堂的水平伸展得到平衡,达到整体的统一。
撒利斯堡大教堂只有一座大塔楼,这比其他多塔教堂更具宏伟统一的效果。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建在基辅罗斯公国城中诺夫哥罗德克里姆林的中央,教堂墙面抹着白灰,上面耸立着五个大穹顶,外观庄严、简朴,但构图欠完整。内部有很好的湿壁画。
这时期俄罗斯教堂在技术和艺术上虽较粗拙些,但追求气派,具有一定的纪念性。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柏拉仁诺教堂始建于公元1555年,公元1560年完成。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外红场南端,是俄罗斯中后期建筑的主要代表。16世纪中叶,伊凡雷帝为纪念战胜蒙古侵略者而建。建筑风格独特,内部空间狭小,着重外形,较像一座纪念碑,中央主塔是帐蓬顶,高47米,周围是8个形状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建筑用红砖砌成,以白色石构件装饰,大小穹窿高低错落,色彩鲜艳,形似一团烈火,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建筑师是A•巴尔马和波斯尼克。
维也纳圣斯提凡大教堂
维也纳的圣斯提凡大教堂是奥地利哥特式最大的建筑纪念物。这座教堂的前身是一座建于公元1141年的罗马式教堂,公元13世纪初加以改建。教堂有非常复杂的哥特式蜗状拱。比较接近于公元14世纪广泛流行于德国南部的大厅式教堂。
大教堂南北两边,盖有两座锥形的塔楼,以代替废除了的袖廊。北边的没有盖完,南边的塔楼公元1433年建成,非常严整,直向上冲,是成熟哥特式的卓越创作。
圣索菲亚教堂
位于拜占廷帝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原为帝国的宫廷教堂,平面长方形,布局属于以穹窿复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窿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大厅高大宽阔,适宜于隆重豪华的宗教仪式和宫廷庆典活动。
中央大穹窿直径32.6米,高54.8米,通过帆拱支撑在四个大柱墩上。穹窿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幻影,使大穹窿显得轻巧凌空。厅内部饰有金色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外形雄伟稳重。设计人为小亚细亚人安提莫斯和伊索多拉斯。
公元1935年改为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
http://my.nphoto.net/yanyan2033/
学习技术,提高水平,快乐作品,交流友谊。
http://forums.nphoto.net/gallery/yanyan2033/
作品就是快乐的
my.nphoto.net/yanyan2033/
http://blog.nphoto.net/yanyan2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