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9 14: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艺术运动建筑在哈尔滨
一.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渊源与其在哈尔滨盛行的原因
1.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新艺术”一词是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主要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新艺术运动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产物,也是历史主义和现代运动之间的过渡。它与工艺美术运动、十九世纪的工业发展是现代运动的三个根源。
新艺术运动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波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许多国家在短时间内都出现了新艺术现象。新艺术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一名词更是多种风格的集合体,并在不同语言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法国的 “新艺术”(Art Nouveau),德国的 “青春风格”(Jugendstil),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风格”(Glasgow Style),意大利的“自由风格”(Liberty) 。
2.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在哈尔滨的形成
那么,在欧洲和美国盛行一时的新艺术运动又是怎么被传播到哈尔滨,而且流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呢?这要首先从哈尔滨的历史说起。
哈尔滨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晒鱼场,原来只是松花江边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渔村。1898年4月23日,沙俄中东铁路局工程师施特洛夫斯基,率领先遣队抵达哈尔滨的香坊田家烧锅, 并买下了这个地方,作为中东铁路局的锚地。这便是今天哈尔滨的城址。随后,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抵达哈尔滨。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也因哈尔滨处在“丁”字形铁路的交叉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铁路交通功能的作用,使哈尔滨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为一个带有殖民色彩的近代城市。
从中东铁路开始修筑后,中东铁路工程局开始对哈尔滨按俄国首都莫斯科的模式。在城市的最高处修建了一座教堂,开辟了六条放射性道路,周围布置了一些行政办公建筑。又将沿江的低洼处拨给散居的中国人。这便是后来的南岗红搏广场和道里中央大街商业区。
当时正直1900年前后,这段时间在世界建筑领域里正在流行新艺术运动。它先从比利时开始,然后传到法国,经法国再传到俄罗斯。俄罗斯把这个最时髦的东西应用到哈尔滨的建设上。所以哈尔滨跟中东铁路有关的,早期的一批建筑工程,基本上都呈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这使哈尔滨的城市一开始就非常的新。
此刻,欧洲的城市规模及建筑空间已基本定型,而哈尔滨这座正在大兴国和的东方新城,使西方的建筑师们找到了施展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