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3 1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工大建筑学讲座讨论思考题(五)
1、事物都有规律:风霜雨雪,四季轮换,新陈代谢,日夜更替……人的学习成长工作生活全有规律。什么事物无规律?
2、人类的创造活动有无规律?创造什么,为何创造,能否创造,如何创造?……创造者难道心中全无数?这说明什么?
3、人类的建筑活动有无规律?建筑什么,为何建筑,能否建筑,如何建筑?……建筑者难道心中全无数?这说明什么?
4、传统建筑学指示:建筑什么,为何建筑,根据建筑任务书;能否建筑,怎样建筑,根据建筑整体设计。这说明什么?
5、很显然,运作程序也有规律。然而任务书是如何拟订出来的,建筑整体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这里面有没有规律?
6、有“功能主义”设计原理:功能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7、有“结构主义”设计原理:结构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材料结构合理”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8、有“形式主义”设计原理:形式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形式决定形式”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 …… …… …… …… ……
9、事情必须提升到“目的性”哲学层面。你是说“目的性是建筑问题的总根子,是一系列理论争端的真正症结所在。”?
10、那么上述原理对不对?全对!均人类基本“目的”嘛!然而相互排斥局限,片面,均非绝对!那什么才是绝对的呢?
11、“目的性”——这本身岂不就是绝对的…… ?功能、结构、形式或适用、经济、美观…… 哪一项不出于人类目的?
12、“目的性”——啥叫“目的”,其心理学本质是什么?啥叫“主观能动性”,其激发人类行为之最高意识形式是什么?
13、“目的性”——这是建筑特殊规律、抑或人间事物共享的普遍规律?为何人们对生活中这一普遍规律反而显得陌生?
14、建筑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是否在于实现人类对于建筑之全部物质与精神目的?“目的性”是否贯穿人类活动全过程?
15、为什么说“过程”与“目的”乃是“有无”两端、“虚实”两翼之矛盾链接,互为依存,具有对等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16、建筑内容之根本是什么?为何建筑界对于“形式与内容”这一最基本哲学范畴始终争辩不清,其关键问题是什么?
17、为什么说“目的为内容、内容之内容、内容之母、根本的内容——终端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理论思维的最高阶殷?18、为什么说“手段”并非外在于内容与形式不可思议的“第三者”,它相对于目的属“形式”,相对于结果属“内容”?
19、为什么说“形式与内容乃相对而言”,如:房屋形式—空间内容;空间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用途内容……?
20、何谓“形式链”及“形式主义相对性”?这一新的概念与原理何以能够产生?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否“形式主义”?
21、为什么说“在‘目的’运动的形式链中,形式与内容始终形影不离,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亦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22、建筑决定之关键是什么?为何在既定客观条件下一切取决于主观目的,在这里,客观条件与主观目的之关系如何?
23、为什么说“目的”是建筑中类型、等级、规划、设计、功能、结构以及艺术、流派甚至价值观念一切一切的“幕后”缔造者、指挥者、决策者;说世上绝无一劳永逸的“精华一览”;说“目的”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动力与智力之源!
24、为什么说“条件—目的”之联合,始终是决定一切的东西,是创造一切人间奇迹与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正的“上帝”?
25、设计构思的灵魂是什么?为何一切构思皆从属“目的”,无目的底构思事实上均不可能,“盲目性”亦并非无目的?
26、为什么说“设计是工程的灵魂,目的是设计与构思的灵魂——剖析、决策、导向、激发、定位、优化自控中心。”?
27、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目的机制”之于设计构思,是否表明正确优化定位目的对于设计构思之无比重要性?
28、何谓“方案设计”或“概念设计”?其真正意义是否在于设计目的之集中展示,在于充分、纯粹的“目的性设计”?
29、为何无目的之明确、正确、优胜,即无构思方向目标之明确、正确、优胜,即无设计创作之有效进行与应有成功?
30、为何目的作为现实目的和实践任务,始终离不开现实——它是“现实需求”的产物,却更是“现实条件”的产物?
31、为何“目的性”规律与法则GF1是建筑的主宰,左右建筑的本质、性质及运行发展,并要求洞察世界民族、国家社 会、群体个体,判别根本基本、主要次要、特殊一般,深入GF123系统研究,捕捉客观必然的设计方向、目标与路线?
32、为何“目的性”规律之揭示,使建筑领域复杂现象开始拥有自己剖析、判断、决策、把握的科学依据及理论武器?
33、为何“目的性”规律与法则是建筑三大规律与法则之主体,它基于、协同并主导、支配第二三规律与法则作用之发挥,及三者之协调统一、相对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