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基础方面的问题,请各方专家热心帮忙,谢过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各位专家:
本人是外行人,对建筑上的学问了解得并不多。现在遇到了一个关于建筑方面的问题,使我寝食难安。我将我的烦恼事详细道来,希望有能人能解开我的心结。
今年的年头,我建了一座两层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因为在农村,资金可以说是非常紧。东挪西借,借下一屁股的债务都是为了这一房子。现在是建好了,但是因为对建筑方面的不了解,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是地基和基础问题。因为我的家乡也就是房子的建造处,是村政府新规划的住宅用地,地基泥土不易掌握,又没有经过钻探,所以都很冒险。但可以知道是耕地。我上网查看了有关的基础做法,好是很好,但都觉得太贵了,再问过那些房子处于软弱基础的人的做法,综合考虑后,觉得经济的是采用松木桩的处理方法。松木桩长4米左右,桩头15CM,桩尾7-8CM左右。可我的方法又没有经过科学的计算,只是人家支招,所以有问题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在每根构造柱的底下开挖1.2M*1.2M方坑,深度挖到耕土的表面,约0.4米,然后用PC60的挖掘机沉桩,在打1轴、2轴的时候,刚好到耕土的面就再也打不下了。3、4轴才下了2米多也打不下了,5轴是3米左右也打不下了。每个坑打了9支。照网络上的说法是端承桩,但是桩尖才7、8CM,但也是满足不了啊,但又是钱的问题,我又没有补救。之后垫了约10CM的石屑粉,浇了约50CM的承台,再在承受台的上面设基础圈梁,配筋4@18主筋加2@14的腰筋,看来圈梁的承受能力应该是足够的。我的房子是两层砖混结构,凡是夹角都设有18*30的构造柱,配筋4@14,第一层共13根,第二层是10根,楼盖板下都设18*30的圈梁,跟搂盖相连。砖墙采用烧结红砖砌18CM。水泥用32.5的包装水泥,砌筑时,没有添加石灰。35000个红砖共用了近80包水泥,这个强度不好说。应该够强的。现在刚好竣工半年,两层都出现了不少的裂纹,不是很大,应该不到1MM,多在门洞上方,斜形,窗洞上方也有裂纹,有的斜形,有的平的。靠近洞的一端,裂口就宽,远离洞的裂纹就窄。在今年六月底竣工,经过一个夏季,温度变化很大,不排除是温度裂缝,但是这个不是很大的问题。
我担心的是整个地基基础的承受能力。我觉得整一座房子约130吨,就靠那13个1.2M*1.2M方坑承台,架设在一层很软的泥土上,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所以令我寝食难安。现在房子有2-3CM的倾斜,我最忧愁的是房子会不会继续倾斜。现在用最原始的锥形线坠,检查局部好像又不是很明显的倾斜。总之心里烦闷极了。十几万难道真的就这样“打水漂”了?建一座房子就像孩子玩游戏一样,不得不承认,因为钱导致了自己的儿戏,也是今天寝食不安的根源。
现在对土的认识清楚一点了,表面是素填荒沙土0.4米左右,耕土0.5米左右,下面是很软的粘土,约3到4米,再下就是很好的一层粗细混杂的沙层。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一层作持力层,因为很浅,当地人都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直径850MM,挖到这一层就停了,然后浇混凝土,像人工挖孔桩,但很短,一般4到5米。再在上面做基础圈梁,所有的人都没有沉降不匀的问题。
再想到补救加固,但是限于资金的问题,又不可能用大型机械,有没有适用于人工加固的方法?
我想到用人工挖孔的方法,但是130吨重的房子又担心会沉降得更加严重,用锚杆静压桩的方法,当地根本没有这样的小型机械和技术,又得浇铸锚杆,很麻烦。看哪位专家仁兄能帮忙解决一下问题:分析一下基础的承受力有没有问题?有没有适用于人工操作的加固方法?
请大家帮助我解开新结,放下心里的“心头大石”。在下感激不尽!




1196665568139.jpg

1196665568139.jpg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