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9 0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格的外保温结构,正常寿命应该能达到25年。
建筑是否一定要采用外保温设计,要看具体建筑结构材料,以及建筑所处地区的周围环境与气候特点。
如果是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只要围护墙体厚度足够,即使不采用外保温,也能达到保温、隔热要求,空调电费应该比您的每年300元还少。
但国家为了保护有限的耕田与森林,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限制采用传统砖木结构建筑,新建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重质混凝土结构材料,这种重质建筑材料,导热性能好、蓄热高,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升高20℃(夏天时的建筑外表面温度最高能达到70℃),就可以蓄积0.84*0.2*2500*20=8400kJ=2.4kwh的热量,100平方米居室,按65平方米外墙面积计算,再去掉30%的窗户,每天仅外围护结构墙体蓄热就可以形成109kwh蓄热。这部分墙体蓄热,大部分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慢慢散发到建筑室外,少部分直接烘烤室内环境。
如果这种钢混结构建筑处于四季都不冷不热的云南地区,或者周围都是农田的内地农村地区,室外夜晚温度很凉爽,一般通通风就可以了,或者在热得受不了时候开小一会空调,一年也多花不了多少电费,即使不作外保温,问题也不大。
但如果这种重质钢混结构建筑处于内地大城市及其周边县市地区,如果大部分城市建筑都不做外保温,这种重质建筑墙体的高蓄热性能会导致城区夜晚温度比郊区高5-10℃的“城市热岛效应”,大家因此而不得不大开空调,空调功率会越来越不够用,“城市热岛效应”会更越来越严重,不但给城市带来严重空气污染,人们的空调电量也不断上升。(由于目前建筑外保温层做的普遍不够厚,只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并没有有效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发展势头,厚度应该在80-100mm以上)。
尤其随着近年来的世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在人类还找不到更合适替代能源情况下,煤炭、电费还会不断上涨,如果真等到电费都高得受不了,“城市热岛效应”都非常严重,而不得不实施外保温隔热改造时,那时所需要的外保温改造费用要比初建费用高三、四倍。
所以,是否需要做外保温,要看建筑所处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应一刀切。
如果在大城市,就不要只从个人眼前利益角度考虑建筑外保温问题,否则,大家将同命相怜,既要忍受“城市热岛效应”与严重阴霾空气污染, 又要花费大量空调电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