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8 2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城市的孩子在为出国与否考虑的时候,农村的孩子还在为考上一个国内著名大学而努力,他们每天只有学习,学到晚上1点,学校熄灯了就点蜡烛或者充电电灯。没有美术课音乐课,也没有课外活动,没有艺术团,没有合唱队……这些我都是经历过的。当他们进入城市,还在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的时候,城里人已经在流行空虚、颓废了。很难比。
以后我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出国学习,独自锻炼一段时间,还有多去乡下感受一下,人的经历应该尽量丰富才有意思,对不对?我读书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出去旅行,最远去过新疆,住30块钱一晚的旅舍。现在特别希望去埃及,可惜时间不允许。十分希望时间倒流,回到自由自在的日子。
乱说了一通,文不对题,呵呵,见笑。
基础的确不是能忽略的事情,我也希望我们这代就能基本改变这种情况,很高兴的是,我所长大的地方基本能够为贫困学生解决所有问题,学校的希望工程部是学生自己管理的,只是学校协助,我们还去回收废品和向家长、学生筹集资金,很有意思的经历。
图中也看出来了,学校很偏僻,市区的学生很少,都是来自不同乡镇。虽然贫富差距十分大,但是学校也用了很多强制办法,发禁、统一服装、禁止带电话和高端电子产品到校,就差没统一鞋子啦,当然,学习还是很艰苦的,和我当时的文理大综合相比,北京的文理大综合就是小意思,X科的难度更是没得比
但是,也许孩子更喜欢的是从小有大人陪同关心,慢慢长大慢慢独立,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优越生活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