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6 06: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后曾在网上与一位网友讨论过一个令人困惑问题:西柏林原来是被北约国家管辖的,那么为什么苏军纪念碑建在西柏林境内?实际上当时在现场俺也对导游提到过这个问题,导游含糊地说了一下,没有得到要领。回来后俺还和其他同事一道琢磨过此事,因缺乏资料,很难得到准确答案。只能作以下猜测性分析。
苏联人历来有建立纪念碑纪念重大事件的传统,柏林战役胜利之大、代价之巨、意义之重,当然不会不建碑纪念,实际上仅在柏林市区就建了3座。最著名的是勃兰登堡门西侧这一座,建于1945年11月,也就是在攻克柏林后的半年之内。
之所以在这里建碑,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国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是德国的象征和柏林的心脏;二是攻克该地区的战斗最为残烈,仅在纪念碑附近地区苏军阵亡2000多人;三是在纪念碑处击毁了德军最后一辆坦克。据分析,纪念碑的选址没有军事意义。
问题在于,纪念碑实际上在军事分界线西方三国一侧,西方三国为什么会允许?这一问题肯定会有答案,但手头资料所限,也只能做些猜测性分析。
第一,苏军进攻柏林时,西方盟军还没有到达易北河,距柏林还有100多公里,整个柏林实际上是苏军占领的。分区占领柏林是后来的事,而且是政治占领,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军事对峙性占领,因为包括柏林直到易北河地区都在苏军的军事控制之下。这样,苏军一方提出的要求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不会被轻易推翻。
第二,分区占领早期西方三国内部也是分区占领,后来合并联合管理(时间记不清了,大约半年之后)。合并之前勃兰登堡门以西地区只在西方一国控制之下(是哪国控制手头没有资料)。就当时而言,苏军功高势大,任何一国都没有能力抵制苏军的建碑意见。
第三,占领柏林后的早期,东西方的政治对抗基本上还是幕后的,表面上一团和气,相互之间容易协商。
第四,苏军上述选址理由充分,难以抵制。
当然这只是猜测性分析,缺乏历史资料支持,作为门前之斧扔出来,仅供商榷。下面是勃兰登堡门与苏军纪念碑关系位置示意图(from google earth)
1157887071376.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