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分享]首都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大陆东部,自大兴安岭向西南,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地势陡降,是这里的地壳中存在近北东方向的大断层,断层面西侧的地盘上升,东侧下降,造成这种山岳与平原高低悬殊的形势。北京即处在这分界面边缘部位,这里还有近于东西向的燕山横亘其北,使低平地带在平面上形如海湾,事实上在地球历史近期,这里就曾为海水淹没,是一个真正的海湾,最初沼泽很多,贴近山麓地带地势稍高,成为比较适于人类居住的场所和行走的通道,村落和城市在此逐渐形成,并成为从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和塞外的门户,和保护中原农耕文化不受侵扰的 关隘。
从燕国的都城到北方要塞
在商代后期,北京地区已有城市出现。当时这里有燕和蓟等自然生长的方国。公元前l045年周灭商后,分封诸侯。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后来燕并蓟,迁都蓟城。在房山区琉璃河地区,发现了燕国文化遗址。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古城址3部分。古城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50米,南北长约600米,城墙厚约4米,以土夯筑而成。城墙分主城墙、内附墙和护城坡3部分。城垣外有沟池环绕。春秋时期,燕国势力较弱,蓟城北部地区有山戎等居民。在延庆县古城村,考古发掘春秋战国之际的山戎墓葬107座,灰坑25个,石祭坛一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及青铜器等千余件,反映了燕都蓟城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5郡,郡下设县。北京地区历史上的郡县制自此开始。
燕是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屡受秦国的侵犯。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杀。秦国随后派大将王翦领兵攻燕,于公元前226年,占领蓟城。4年后,逃到辽东的燕王喜为秦军所俘,燕国覆亡。
蓟城在秦、汉至西晋时期,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秦置广阳郡,治所在蓟城。
东汉时期,蓟城属渔阳郡。三国时期,蓟城为幽州属地,是曹魏直到隋唐的北方重镇。
唐天宝元年(742),幽州改称为范阳郡,仍设治蓟城。兼领范阳、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755)起兵蓟城,攻占洛阳。翌年,安禄山自称皇帝,国号大燕,以范阳(幽州)为大都。这是北京称大都之始。后发生内江,被其子庆绪所杀;庆绪又为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后来也自称大燕皇帝,并以范阳为燕京,是为北京正式称燕京之始。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改范阳郡为幽州。
成为辽的南京(938一l123年)
五代初,契丹势力进入华北。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唐,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许以事成后割地称臣。契丹兵南下灭后唐,立石敬瑭为帝,是为后晋。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石敬瑭把幽、云等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耶律德光得幽州后,于会同元年(938),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
金海陵王迁都燕京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
1122年,金兵攻打辽陪都燕京。1125年,再次攻打并占领燕京,辽亡。1149年,完颜亮(史称海陵王)杀在位的金熙宗自立为皇帝,决定迁都燕京。金天德三年(1151),命张浩等修建燕京新都,天德五年(1153)下记迁都燕京,并改年号为贞元,改为圣都,不久又称中都。(
忽必烈建大都
公元1213年秋,成吉思汗率精骑南下,先攻宣德、德兴,后入怀来,直抵居庸。金守军在关外布下铁蒺藜,并装制新冶铁大门,凭居庸天险置重兵防守。成吉思汗留少量骑兵对峙,自领骑兵兼夜循小径移袭紫荆关(今易县西)。守关金兵被俘。大将者别率骑突袭居庸南口,金兵大败。关内外蒙古骑兵合围中都。1215年5月,中都陷落。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统。建立中书省,十路宣抚司及燕京行中书省。中统四年(1263),定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升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在原金中都旧城东北建造新城。至元八年(1267),建国号元。至元九年,升中都为大都,从上都迁都于燕京。从此,北京正式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1126181808046.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