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5 08: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部一周急批2600亿投资 地方官员轮番进京强力公关2008年12月06日 09:39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本报记者 江金骐 北京报道
于今年6月份进行环评公示的宁杭城际铁路,日前正式通过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审批,这也意味着,宁杭城际离开工又近了一步。与此同时,包括华能营口热电厂新建、武钢集团防城港钢铁项目、茂名石化100万吨乙烯改造、重庆钢铁[4.33 2.61%]集团环保搬迁等项目,在经历了一段或长或短的等待期后,这次全部获得环保部的环评审批。
记者了解到,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后,环保部及时清理各类环评项目,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批复项目环评文件93个,总投资达2600多亿元。
环评审批加速
12月5日,在环保部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环境成果展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技术指导处处长王开宇在会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部近日针对报上来的预审项目,连续召开两次项目审议专题会议,加大审议频率,加快办理审批速度。
按照分工,环评的具体业务主要是由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的一处和二处共同负责。而作为最高业务领导,从11月下旬开始,吴晓青副部长主管环评工作。
在这一轮的项目审核中,为了做好项目的审批对接、缩短受理时间,环保部与铁道部联合,建立起现场评估、联合审查的机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总共批复了6个铁路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387亿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即将于本月19日举办的第三届环展会上,来自黑龙江、山西、河北、江苏、河南、海南等地的政府或企业,不但带来参展项目,同时他们还将利用参展机会,提交部分环境规划项目。
官员进京公关
除了加强部际联席工作,接待并配合地方政府的合作申请,也成了环保部近期的工作重点。记者了解到,在各地云集国家发改委要项目、争拨款的同时,云南、浙江、宁夏、安徽等许多省区,都走进环保部开展政府公关。
最近的一次是11月21日,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率省环保局一行5人,专程拜会了环保部有关领导。孙志刚此行的目的,除了感谢环保部长期给予安徽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当面呈送一份项目清单,其中包括对马钢重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合蚌铁路客运专线等6个项目,并要求环保部在环评审批和生态建设资金上给予支持。
接待安徽官员的是周建副部长,他在听取报告后表示,环保部将支持相关项目,但没有承诺也没有开出时间表。
与安徽“当面锣、对面鼓”的工作方式不同,浙江省政府对规划中的“三线一枢纽”铁路建设项目,通过召开重点建设联席会议,最大程度地争取环保部对项目的认可。
“两高”项目碰壁
“我们理解项目所有者的心情,但是,环保部不会批人情项目、不会搞突击审批。”环评司一处处长刘贵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有关环评项目大跃进的传言。
按照部领导提出的“简化工作程序,实行分类审查”要求,环保部于12月2日,又将46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向社会进行集中公示,这也就意味着,又有一大批项目即将过环评关,“所有的审批项目都在按程序、公开化进行”。
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却被过滤在外。据介绍,环境保护部近期对6个化工、火电项目实行暂缓审批,总投资达394亿元。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环保部官员表示,环评机构必须要恪守环评的前置程序,与执法部门一起,维护环评的应有权威,否则,项目碰壁在所难免。
“为规范审批,由环评司起草的新的审批规定即将出台。”采访中,刘贵云告诉记者,文件已经部长签发,即将公布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