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6 1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2006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了,国和这边已经把所有试题都上传到国和教育频道考研首页及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徐之明老师和梁峰老师为大家就考研政治试题做一个点评,我们会请两位老师逐一解释一下每道考试题的得分点在哪里,我们怎样会失分,我相信今天的答疑活动结束以后您会对您自己的考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两位老师晚上好。
徐之明:我先讲吧,今天我讲两部分,一个讲一下今年总题目的印象,第二部分针对三部分题当代世界政治与政治。政经和当代里的客观题答案大家也都知道了,主要讲一下分析题,剩下的由梁峰老师为大家详细评点。
今年题目的总印象是24个字“紧扣大纲,紧跟形势,难易适度,规范有序,有所创新,导向正确。”所谓的紧扣大纲,今年我们的题没有怪题,一概都在大纲里,不像去年。第二叫做紧跟形势,今年我们考的事先预估的一些政治上的热点,我们政治理论考试,政治热点,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我们的预估中。
第三叫做难易适度,今天这个题目的难和容易程度还是可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来看都认为跟去年持平。具体说法就是客观题和去年一样,分析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去年稍微难一点点,虽然没有偏题怪题,但对自身题目考的广度和题目灵活性有所加大,考的面更加宽泛了,对能力要求比较多。所以我的看法是客观题主要考记忆力,分析题考分析能力,也是切合我们大纲的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考能力。
第四个特点就是规范有序,今年的题没有偏题、怪题和错题,出得比较精致,很多点都是紧扣大纲,规范有序,不像去年我参加判卷,那个答案说心里话是很难给出得分点,今年题目比较规范,直接指向很多点,去年扣分也无从下手,给分也稀里糊涂,大家都得平均分,今年踩点没踩点比较清晰,他那个点非常清晰,一个点,两个点,一个原理两个原理,一会儿我会给大家点出来。
第五个特点就是有所创新,有所创新体现在政经和当代里,今年考的章节跨度非常大,政经学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连在一起,宏观微观融合在一起,不像以前我们出某一个题是某一个单章的点,今年是一个知识点的系统,和往年不一样。
最后一点就是导向正确。所以今年的题我满了一下,我也负责任地说,原题看了,事先很多所谓考研名师包括我在内的题我也逐一浏览一遍,我的惯例是没有一个题是我们哪个老师事先讲课里所讲到的,吻合度没有一个题超过50%,现在我还没有发现一道题。第二就是这个题所涉及的原理我想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在讲课过程当中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任何一个认真学习的学习都复习到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年的导向很正确,大家主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基本能力的角度上而不是放在押题上。能力不过关,这个题没法儿做,能力倒过来,这个题虽然以前没做过,但这个点也不影响你得分。所以导向很正确,鼓励你学习,同时也不把精力放在偶然性的角度上。
这是总体评价。
下面我就讲一下对几门课的总体看法,首先是政经,一个是三个单向训练题,四个不定项选择题,都可以在书里直接找到出处的,惟一有点变化的是单向选择题的第五题,考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这个题实际上也不难,只要大家把基本概念掌握以后可以推导出来,这个题在我冲刺班的讲义所设计的数字题按照节点中有一个原题和它是一样的,所以这个题目也不是很难。今年的政经难度主要体现在第35题上,材料题目大家都看见了,提问也看见了,现在我想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除了对自己的答案以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工作可以做,虽然不同老师对这个题的评点是不一样的,这也给同学们鉴别了一个各个老师讲课水平的机会,到底哪个水平讲得对,哪个讲得不对,到时候对照答案你们来PK。
主持人:我插一句,是不是那个倒牛奶事件?
徐之明:对,有三个问,第一个问,资本主义也有经济危机,出现了销毁产品,社会主义也有经济危机出现销毁产品,怎么样来评价。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章,我们出现这个问题是经济运行里的问题,所以是供大于求,而资本主义 主要是制度特点的问题,我们来讲一下,资本主义的制度特点是什么,把这个说清楚,我想原理没有什么障碍。第二个题叫做引知识点的提问,这个提问里没有出现要考察的原理,所以这方面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说倒奶事件里隐含了什么样的经济规律,不说是哪个经济规律,所以对这个题大家的解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我认为,这里面所隐含的经济规律可以适用的至少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资本运动和再生产的共同规律,叫做资本循环和个别资本运动的规律和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规律。第二个我们可以适用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供求平衡;第三个我们可以适用的规律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如果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产品卖不出去的话,那你的使用价值就无法转化成价值,东西卖不出来,使用价值遭到破坏,可以适用三个原理。这个题的原理答案我已经放在国和了,在考前一周我推出了一个补充预测题,政经里讲了四道题,大家看一下第三道,也可以看一下产品过剩用哪个原理来解释。所以这个点我可以说是命中局部。前面一个问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部分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你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如何作为?这个点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由于这个市场机制本身是有盲区的,不完整的,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加强宏观调控,怎么宏观调控,就是两个,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事先进行干预,让大家早有防范,按照市场的需要来进行生产,不要生产多了。第二如果我们的计划做得不到位,产生了产品过剩的问题怎么办?通过市场加以细节弥合,比如政府健全我们社会的保障制度,使各个生产企业也可以得到一种保障,所以这个点我的看法主要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计划和市场有利结合起来,这个点也在我前面所说的补充题四个里面也讲到这一点,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政经这四个题,我的看法是考三个原理,这个原理本身,我觉得在三个问里,第二个问是引资点的问题,如果归纳不对,后面的材料就错了。这是关于政经的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