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1 05: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高分通过基础,2012年高分通过水工结构专业。
大型设计院,工作非常忙,2011年做设代,于是很有时间复习基础,通过半年的复习,除了化学和电工学,书基本过了2遍,上午基础找了几条历年真题,下午部分只找到了08和10年的。真题很有启发,有许多是原题或者相同知识点,如果能够熟练掌握2套真题,基础肯定能通过。
专业:半年时间,每天晚上看规范2小时,规范花了2个多月看完一遍,然后再花一个月看了第二遍,并且把辅导书看了2遍,专业知识只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考试非常吃力,感觉不够,最终140通过,还是得益于专业书看的比较扎实。习题集全部例题自己做了一遍,考前还对照答案走马观花看了一遍,习题做的比较少。考试时,由于复习的比较扎实,并且先把会做的做了,不会做的直接猜一个,然后牵强的写点依据,时间很富余,由于感觉已经能过了,所以没有仔细翻规范,提前交卷走人。
一点教训:认真做好考前准备,试卷发下来后认真填写准考证等信息,考试代码等(基础,上午是1,下午是2,专业4场分别是1234),不可马虎。我基础考试报的水工结构,以为科目代码是1,因此上下午都填的1,考后才知道填错了,还好没有因此而扣分,不然就悲剧了。专业考试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由于第一场迟到了,填写的很马虎,把准考证号涂错了,9看成0了,不过最后还是过了,估计是被阅卷老师纠正过来了,算是比较幸运的。查阅论坛,每年考完都有许多考生犯了这些错误,有些还得了0分,所以大家不可掉以轻心。还有专业知识,最近2年,有案例高分通过,知识没过的,因为最近2年专业知识的难度加大了,不是直接翻书就可以找到答案,许多题目是理解性的题目,要对知识点认真阅读后才能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还有的知识点来自水利行业的新闻政策,也不是看书可以掌握的,这些依靠平时工作中对政策的掌握,比如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内著名水利工程的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