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0

电力变压器运输方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0: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次一级机电考试案例有一题为电力变压器充气运输  可能有些朋友对此不是很了解吧  所以本人拼了些资料 与朋友们交流下 不到之处望谅解 希共同学习
电力变压器运输方案
一、运输前期工作
在达成变压器购买协议时,务必把运输条款列为协议内容,确定好变压器是整体运输还是拆分运输。如果是拆分运输,可按一般运输方法操作。如果整体运输,条款依据为《电力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8-9》。条款需确定由哪一方负责运输,岂止地点,运输时间(季节、周期等)等必须明确。然后根据生产厂家或需方所提供的变压器外形尺寸、重量及要求运输路线,来确定是陆运还是水运。
陆运要对公路运输路线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沿途的桥梁的载重量、涵洞的高度、架空线高度、路面等情况经过分析论证,确定大型变压器的运输方案。 运输方案要选定运输车辆,高度有限制时采用凹平板车运输,高架道路或桥梁载重有限制时采用多轴的大型平板车运输。 沿途如桥梁载重不能满足的要进行加固。进入变电站道路也要保证大型平板车进出、转弯、调头、卸车等工作可以进行。
        
水运要对水路运输的路线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沿途的水深、桥洞的高度,涨落潮时水位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大型变压器的水运方案。 运输方案要根据
河流情况来确定装载的船只。根据水深情况和潮水水位的变化和桥洞的高度来确定运输时间和通过桥洞的时间。
              
水运方案要选定装船码头和卸船码头,码头要有保证大型变压器起吊的设备。如采用临时码头,要制定临时码头的建设方案和起吊变压器的起重设备安装方案。以确保码头上装卸变压器的安全。水运变压器从码头卸船后都要用大型平板车进行一段陆路运输到变电站,在水运方案中要包括卸船装车此部分内容。
二、变压器装船、装车  
1、注意事项
变压器装车时要特别注意:车辆进站时变压器高低压侧套管方向和设计安装方向一致;变压器装车后绑扎要牢固。
  
变压器装船时要特别注意:由于变压器重量集中,在考虑运载的驳船时船底集中负荷要保证,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水运要考虑到船的颠波,必须绑扎牢固,绑扎要用大于6#的钢丝绳。
2、钢丝绳捆扎
   
钢丝绳从下向上围兜后双分琵琶头,再使用倒链两侧同时紧固。钢丝绳、倒链、卡环三者强度等级要求相互匹配。钢丝绳与设备接触面用胶皮、软管或麻袋等材料进行保护。必要时,设计专用支座。
钢丝绳呈“八字形”布置,下捆绑 点的位置必须合理准确, 原则上采取对称的结构。要防止绳索在吊耳处的重叠咬合,影响捆绑强度。
3、冲击加速度记录仪交接
在每次变压器转驳交接时(改变运输方式),对变压器自带的冲击加速度记录仪要作交接时间记录(在相关文件上记录下准确的交接时间,以便最后查看记录仪数据,界定时间等,并签名),以界定震动冲击发生的责任。
三、变压器卸车和安装就位  
(一)变压器就位的前期工作  
1、变压器基础的找平,要满足设计的要求。有钢轨的按设计要求事先安装完成;  
2、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如要吊罩的变压器,变压器构架横梁与变压器中心至少要偏差1米以上;  
3、在安装钢轨时,特别要核对变压器出厂图中的轨距尺寸和设计尺寸是否相符。  
4、在基础上用红色标出纵横方向的中心线,两中心线要垂直。  
5、变压器到现场后确认高低压套管方向和设计一致,或经盘路后方向一致。  
6、在变压器本体上标识纵横方向的中心点,以便就位时确认。  
(二)变压器卸车工作  
1、载运变压器的平板车驶入变电站后,根据事先指定的卸车位置由专人指挥停放,操作平板车的液压系统使主梁落在预先放好的道木上,并保持支撑油缸的压力为4~6Mpa,以免损坏道路。  
2、在平板车旁到卸车指定位置,用道木搭设成排架,使平板车与所搭设的排架联成整体,并使平板车与搭设的排架相平,为变压器水平顶推滑移卸车做好准备。
3、把千斤顶置于变压器的四个允许顶升位置下顶升变压器。并由专人在变压器的下方不断加垫木板或道木,以防千斤顶失灵造成变压器突然下坠。直到变压器被顶升到要求的高度后,把滑板和钢轨按要求放置于变压器下。(用滚筒移动把托板和滚筒按要求放置于变压器下)  
4、滑板和钢轨放妥后,再用千斤顶配合,抽出垫物,使变压器安全平稳地落在滑板及钢轨上。  
5、设置顶推装置。(用滚筒移动的安装牵引钢丝千斤和卷扬机滑轮组)  
6、在顶推装置的推移下,变压器被平稳的推离平板车(用滚筒移动的,利用卷扬机滑轮组把变压器拖离平板车),此时应注意变压器中心是否偏离排架中心,如偏离,应及时调整两边顶推装置的推移速度,当变压器中心对准基础位置中心后,停止推移。  
7、用千斤顶顶升变压器,顶升及要求同上。  
8、更换滑板和钢轨的方向,按要求放置于变压器下。(用滚筒移动的更换托板和滚筒方向,按要求放置于变压器下)  
9、设置顶推装置。(用滚筒移动的更换牵引钢丝千斤方向和卷扬机滑轮组)  
16、滑板和钢轨放妥后,再用千斤顶配合,抽出垫物,使变压器安全平稳地落在滑板及钢轨上。  
16、在顶推装置的推移下,变压器被平稳的推上变压器基础(用滚筒移动的,利用卷扬机滑轮组把变压器拖上变压器基础)
如果有轨道的变压器基础,利用4台160吨电动千斤顶,调整变压器高度至适当位置,装好变压器的轮子。再落顶使变压器置于导轨上,利用卷扬机滑轮组(或利用一台牵引车做动力)沿轨道平稳地把变压器拖至基础中心位置。  
16、用千斤顶顶升变压器,顶升及要求同上。  
16、变压器被顶升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顶升,抽出变压器下的滑板、钢轨及木板等,再用千斤顶配合,让变压器平稳的落到排架上。
14、再次用千斤顶顶升变压器,变压器被顶升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顶升,抽出变压器下的排架,再用千斤顶配合,让变压器平稳的落实到变压器基础上。核对变压器位置中心符合设计要求。
15、固定变压器底螺栓或安装变压器轮子的刹车。
(三)卸车安装就位使用的主要工器具  
序号 品 名 规 格 数 量 用 途  
1 电动液压千斤顶 QF160—16  5台 顶升变压器  
2 高压泵站 BE70—2  3台 与千斤顶配套  
3 液压顶推器 TYJ30-60  2套 顶推变压器移位  
4 液压动力机组 9LD561—2  2台 装卸设备  
5 撑顶器 QYCD160—1500 300KN  3台 装卸设备  
6 钢轨 38kg/m×9m  8根 滑移变压器  
7 滑板 4m  2块 滑移变压器  
8 手扳葫芦 5t  4只 捆绑备用  
9 链条葫芦 5t  4只 捆绑变压器  
16 钢丝绳头 Φ21.5mm×5m  6根 捆绑变压器  
16 钢丝绳头 Φ21.5mm×8m  4根 备用  
16 钢丝绳头 Φ17.5mm×4m  4根 备用  
16 钢丝绳轧头 Y—22  16只 备用  
14 卸扣 16t  16只 联结  
15 道木 220×160×2200mm      
16 道木 220×160×4000mm      
17 道木头 200×160×400mm    顶高垫  
18 杂木板   若干 顶高垫  
19 对讲机 KEIVWOODTH—46AT  8部 运输联系  
20 手机   4部 运输联系  
21 顶撑杆 5m  3根 项升软性障碍  
22 硬塑料管滑竿 16m  3根   
23 橡皮垫 3400×600×20mm  4块 垫主变  
24 钢板 900×900×16mm  8块 顶高操垫  
25 钢板 7000×1800×20mm  16块 加固桥、铺场地、垫平板车主梁  
26 小滚杠 Φ50mm×500mm  16根 调整变压器  
27 卷扬机 5吨级  2台 设备就位  
28 吊环型滑轮 H50×5D  2套 设备就位  
29 铁锹   16把 道路改善  
30 镐   2把 道路改善  
四、变压器接受检查  
五、冲击加速度记录仪要求
记录变压器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加速度值,一般要求冲击记录值不能超过3G,要求冲击记录仪精度高,记录时间长,安全,防篡改等。推荐使用瑞士SOLVE公司的g-log sth-35,精度高,记录时间长,服务好,使用方便,查看图表等灵活,坚固耐用。
六、变压器油箱充装氮气要求
   
大型变压器在运输时为防止变压器油泄漏或起火,需放空油箱,在无油状态下运输。但运输不带油的变压器,很容易发生绝缘受潮。所以传统的无油运输就要求在变压器油箱内充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以减少绝缘受潮的可能性。经验表明,只要油箱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油箱内所充注的氮气压力保持在0.035MPa (露点低于-40℃),并保证气体干燥,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最长不超过3~4个月),就不会出现绝缘受潮的现象。 但是,充氮运输的方式不但成本较高,而且在现场排氮后,工作人员进入油箱内检查时若含氧量达不到18%会造成由于缺氧现象出现人身事故,更重要的是,在变压器安装现场进行氮气置换,工序繁琐,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采用充干燥空气代替充氮运输,即:高压气源接到干燥空气发生器上,通过干燥空气发生器对空气进行干燥和净化处理,使干燥空气露点达到-40℃以下,气体净化精度≤16μm,对不带油运输的变压器进行充气,解决氮气的置换问题,这样做不仅简化了工序,还可大幅度降低超重变压器的运输成本及避免出现现场发生缺氧事故的可能性。而充干燥空气运输的工艺的关键点是如何保证变压器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内部气压始终保持在0.01~0.16MPa,达到安全可靠。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论,结合变压器制造厂地处气温的变化特点,确定的充气压力和温度值即可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