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环评考试考了几年,发现案例考试真如风中捉风,身在其中却不知如何去捉。
08年案例,第一次考,考了70分,现在回想起来,题很简单,行业很普通,只要硫平衡题、火电题计算正确,简单的问题答对,再加上采用大众化的答案去答大众化的生态题,应该能过。我没过,是因为硫平衡那题算完之后我又系统的检查了一遍,浪费了时间,导致差一道题没做。后来我总结,08年案例相对简单,只要你掌握好节奏,一定能过,因为那一年计算题没有许多陷阱。
09年案例,我深知案例题量大答不完的道理,加之08年案例书根本没看,时间都给了前三科,案例复习只有三天的不足,我改变思路,花了大量时间复习案例,看了两遍案例书,又上网找了一些案例题,考前不断提醒自己控制节奏,六道题一定答完,结果发现,那一年案例不再是08年的路子,成绩出来71分,我只有苦笑,意料之中的成绩。因为09年的陷阱很多,我基本都掉入,当时思维只想着完成考试,没太留意陷阱,结果大气评价的题以及验收的题以及排气筒的题全部落入陷阱。事后我想,09年的案例其实挺适合年轻人的,只要细心一定能过,因为那年计算题的分太多,不错就必过。
10年案例,我侥幸通过。但发现案例已经不像前两年那样简单,案例明显朝两个方向在拓展,计算题似乎不多,陷阱也不多。首先,生态方向,这是几年来一直一脉相承的,每年生态题都是那几个行业,公路,水利,油田,采矿之类的,但出题角度似乎更倾向于实际工作,项目除了生态限制往往更多要考虑其它方面的限制,还有就是专业性,这个不必多说,看看10年的技术方法就知道,生态题正在靠近专业知识。另一个方向是治理方向,似乎以后不会再出用计算确定评价等级的题了,似乎计算题要跟治理靠拢,先计算工程分析的污染源强,然后给出治理方法,看看今年的隔油、破乳、上浮,看看那陌生的电子行业,看看氨气的吹脱,治理方面也越来越专业了,同样,今年技术方法在治理方面的题不逊于生态。
怎样考案例?
我想,这个还真是因人而已,但非要絮叨絮叨,摆出一二三来,我说,第一你的计算能力要强,案例上那些不算难的计算题不能出错。第二重点复习生态题和行业的治理方法可能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第三放松考试,控制节奏,考试时间要分配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