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PMP考试经验谈(转帖)
](一)
前几天,我在家电超市闲逛的时候,一行醒目的广告标语吸引了我的目光:“海尔煤气,为您设计”。这是海尔煤
气灶最新推出的广告语,意思是不管您需要什么尺寸,什么配置的煤气灶,我们都能按您的要求设计生产。这看似
简单的一句话,却暗中道出了当下流行于欧、亚、美国际市场的一种趋势,即:从工业革命开始后,一直独占鳌头
的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正在被一种更加客户化(因客户的需要而量体定做)的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
(whole solution,俗称一缆子工程)所代替。这种新型产品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使得另一种行业(或学术)应运而
生--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国内传统的项目管理,仅仅局限于技改项目或基建项目的评估、预算和决算等。当前的项目管理理论提出的却
是一套全新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从家电产品,IT行业,通信行业,建筑行业到美国的国
家防御体系,处处体现着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精髓。这种理论的中心就是通过对一个项目的Tine Cost和Scope的综
合有效管理,通过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资源管理技巧等,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
而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学(如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已经开设了侧重于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的MBA
Program,学生们被鼓励去参加国际项目管理协会(PMI)举行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资格认证考
试。在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Ericsson, Lucent等公司也鼓励其担任项目管理工作的员工去争取获得PMP资格认证
。
今年6月11日,PMP资格认证在中国北京首次举行。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或或少都有过
接触;但是,为了积极地面对考试,考前的复习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归纳起来,大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英文水平的要求
在临考前一周,北京现代卓越管理技术交流中心曾邀请了一位国内唯一通过PMP资格认证的先生来辅导班交流
经验,这位先生的一句话给我印象颇深,他说:“像你们这些对付过托福的人,考PMP,英语应该不成问题。”对
英语水平的要求是高是低,可以自己从中体会。PMP考试词汇量局限性很强,(也就是说过来过去总是那几个单词
),语法简明易懂。但是由于PM理论源于美国,PMP认证考试由美国人举行,所以用汉语版的PMBOK书,只能作为参
考,而不能成为依靠。
2.对PMBOK一书的掌握
对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一书,需要的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理解,认真看,看懂了
,捕捉了它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思路,就得到了成功的一半。PMBOK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
硬套的定律。所以不需要较强的记忆力,却需要较强的理解力;不需要深奥的数理知识,却需要清晰的分析能力,
PMBOK和其它学科如TQC(全面质量控制学)、概率等都有关联,但是只需要泛泛的了解即可。一般情况下,常识加
判断便能应付。
3.名师指点
所谓的名师就是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PM课程并本身通过PMP资格认证的老师。由于PM学科在国内是一门新兴学
科,考试又用英文版本,所以自己苦读PMBOK一书往往事倍功半。而经外教指点,就可茅塞顿开。我在自己看PMBOK
一书的时候,基本上每隔三四页就会碰上有疑问的句子或段落。经过查辞典,问周围的美国人,虽然字面意思弄懂
了,但是仍旧不得要领。如PMBOK一书50页提到Benefit Measurement Methods 和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s,虽然字面意思明白,但不清楚具体指的是一种什么方法。于是,我找到外教留下的名片,按上面的地址
给他发了一封E-mail。第二天,我就收到Alan先生的回复,两种方法的定义和解释写得很清楚。而且在下一
session的授课时,Alan先生又多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这两种概念。
4.多做模拟题
PMP考试考得不仅是对PM知识的了解,也包括了对PM知识的应用。这就需要你清楚地把握PMI的思想模式,紧跟
着PMI的思路。外教的优势是可以指引你顺着PMI(以及美国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正如外教在辅导课上常用的口
头语"PM says…" " PM thinks…"。而多做模拟试题,并且重复做,则可以加深影响,摸清出题人(PMI)的想法
,做到举一反三。所以,把握PMI思路的方法=多做模拟题+外教引导。
PMI举行PMP资格认证考试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多去了解这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把握其管理思想的精髓,适应新
的市场发展的需要,并去推动行业的发展。PMP考试不是刻意去刁难学生,选拔尖子。所以,只要你看了PMBOK一书
,看懂了;参加了外教授课的考前辅导班,跟上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思路理锝清清爽爽,然后以
一种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的姿态步入考场,用项目经理独到的敏锐目光去审视试卷上的每一个问题。
(二)
我们以前做项目管理基本是以实践为主,在实际管理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在参加6月11日的PMP考试之前,我参
加了由北京现代卓越管理技术交流中心举办的项目管理培训。这次培训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了非常专业的理论
知识,这种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做法我个人感觉对以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次培训的讲师专门从事项目管理教学,经验很丰富,由于项目管理涉及知识面很广,考试的范围也不仅仅局
限于PMBOK这本书,所以无论从考试的角度还是实际的角度,必须要在读好PMBOK的基础上再读老师推荐的关于项目
质量、项目风险几本书。由于我们这次复习时间短,经验也不够,PMBOK以外的书临近考试才复印了几本,没时间
细读。对于以后再参加考试的人员,这些相关书籍一定要尽早阅读,而且要细读,这样才能在多次阅读
之后领会很多基本概念。项目管理知识比较专业,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理解,听完老师讲课,多读几遍后自然可以
领悟 也很容易记住。
由于中国目前没有汉语考试,对应试者英文要求较高,很多词汇很专业,在日常会话中很少出现(我感觉相当
于GRE考试),很多题目完全是因为不知所云者或者不知某个单词的意思而只能猜测。在现在的情况下,应试者要
抽时间适当复习放下很久的英语,提高一下词汇,这样可以占很大优势。
培训中发过很多练习题,这些题一定要多做几遍,直到理解所考的概念为止。对于类似的题目,要学会举一反
三,真正明白考点在那里。考试毕竟不同于实际操作,由于是客观题,其中有许多技巧,对于经常参加考试的人应
该是比较熟悉的。 (北京长天软件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与系统公司 陈尉力)
(三)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我已经有国内最早培养出的工学博士的荣誉,也具有外企副总裁的经历,PMP的光环
对于我并不具有太多的意味。那么我为什么要参加中国首次PMP考试呢?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近十年来发展很快。回想80年代末期项目管理的概念被引进中国的时候,项目
管理的内容所强调的主要是三个控制,即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随着ISO9000和TQC等质量管理体系的推
广普及,项目的质量控制概念已经发展成为项目质量管理。在计算机、网络等IT手段的推动下,成本控制、进度控
制的方法也在快速更新。所以说,项目管理的内容已经被大大的深化和现代化了。
另外,目前的项目管理所强调的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三个方面,而是涵盖了九个知识领域。作为一种体系,它
已经更为完整,可以说,项目管理已经变成一种集实践经验、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计算机技巧、文化素养和人文
哲理于一身的一门管理艺术。项目管理的概念必将普及,对于负有管理责任的各行各业的人物,大到国家机关干部
,小到个体经营者,都可以借助项目管理的概念,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美国的PMP资格考试,目的是把项目管理纳入一条规范化的轨道。它对很多术语的定义是很严格的、力求没有
歧意的。所以,即使是在项目管理方面有一定实践基础和理论功底的人,如果不能按照PMP的教材去思考和回答问
题,也不一定能通过它的考试。所以,凡是希望取得PMP资格的人,都需要事前事先准备。
首先,是要把PMBOK GUIDE 看懂并且记住。我是在四月下旬才看到这本教材的。在考前的50来天里,我把这本
教材精读了三遍,不放过任何细节。边读边想,把自己作过的实际工作与教材联系起来。有时会发现,自己工作中
使用的术语和教材中的不一致,这就要服从教材,重新整理思路。通过精读三遍,教材中的内容就已经熟记了。
由于PMBOK GUIDE 是提纲式的教材,许多内容一笔带过,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书本以外的功夫,所以,具有一定
的广义的管理知识以及一定程度的项目管理实践是绝对必要的。
为了更有效的准备,参加考前培训是很有好处的。北京现代卓越管理技术交流中心组织的考前培训就很有帮助
。我参加了这次培训,抓紧一切时间与美国老师多交流,多请教,得益匪浅。但是有一句话要说在前面:考前培训
一定要请"正宗"讲师,否则可能对通过PMP考试无益。
至于考前是否要做练习题,我觉得多做题肯定是有好处的,但还是那句话:练习题的来源一定要"正宗"。我的
情况是,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去收集太多的练习题,只是拿网上下载的40道练习题先后做了两遍,居然也通过
了。
PMP考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它的多重选择中往往暗含"陷阱",答题时必须仔细。再如,考试时间长达4
小时,使得考场成为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我想,这也许是针对项目管理这种工作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吧。
总之,我是抱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参加培训和考试的。通过对考试的准备,自觉得到了提高,因此,即使这此
考试没通过,我也不会遗憾,仅以平常心,与年轻的朋友们共勉!
(四)
做项目管理的人往往对许多问题都持有自己的观点,有些因经验和习惯的沿袭所致,可能根深蒂固。所以,在
准备考试之前,调整自己的心态,按照PMI遵循的项目管理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显得很重要。准备PMP考试,理论
基础和实践经验都缺一不可,但考试更偏重于理论,概念的检验。所以,参阅PMI推荐的参考书,做相当数量的习
题是很必要的。 项目管理是有思路可循的,PMI旨在通过PMP认证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这种思路,所以,我
认为如何将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根本目
的,单纯地为考试而考试,而没有平时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项目管理中概念来思考的经历和尝试,不太会能对
一些较灵活的问题应答自如。(考试中给定场景来回答的问题约占总题目数量的20%-30%。) 考试时间比较充裕,一
般都有30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英文词汇都较为基本除个别管理领域中的术语,名词需记住外,平均水平在国内4
级至6级之间,相信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不是问题。 考完试的感觉很特别,与以前在效读理工科考试不同。概括为一
句话”心理没底”。这其实是每一个考生考完后的真实反映,不必为此忧心重重。
(五)
中国首次PMP考试已顺利结束。作为亲身经历此次考试的考生,我愿将以下经验和体会与有志今后参加该考试
的同行分享。
一、如何克服语言上的困难
用英语参加PMP考试,许多应试者都觉得有语言上的困难。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项目
管理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不熟悉;二是对PMBOK GUIDE中知识体系的归纳方法不熟悉。接受过国内高等教育且英语
成绩合格的人,其公共英语的水平用于对付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在此基础上反复阅读PMBOK
GUIDE 中的术语表,加深理解和记忆,对攻克第一种原因造成的困难,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及业界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于1996年推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PMBOK GUIDE。它与以
往PMBOK文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通过动态的运用过程(PROCESS)来归纳。了解了作者这样的
思维和归纳方法,就不难掌握学习的规律了。从而减少了考试时语言上的陌生感。
二、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从考试结果看,本人得分率较高的计划和控制两个部分,恰巧是平时工作上接触最多的。因此, 实践经验对
顺利通过PMP考试很重要。如果能在平常工作的时候,注意体会所学的理论并且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将有助
于在头脑中形成强化的概念。
在PMP考试中有一些题是需要根据常识和经验来解答的,这也是对考生知识面的考查。反观项目管理职业本身
,我们不难看到,它是面向问题的。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面对的形形色色的问题越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就越
广。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实践,知识面的扩大将是不难想象的。
要成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员,非一朝一夕的努力能成就。愿有志者坚持不懈,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