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800*2800梁浇注(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6 12: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此梁最好一次性浇筑完毕。如分次浇筑,不管是留设水平施工缝或垂直施工缝,对施工缝的质量控制都不可靠,在已绑扎好钢筋和安装了模板的梁内去处理施工缝都是一个十分困难且难已处理好的问题。当然如果在其他施工措施难以实施时,也可留置水平施工缝,过去也有采用叠合梁的施工方法,但这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确定好水平施工缝(叠合面)的位置,在叠合处可采取插构造筋的措施,以保证施工缝处梁的整体性。但这样既费工又费时,最好还是能一次性浇筑完毕。
第二、转换层大梁自重大,仅靠下层的板可梁来承担其施工荷载是不行的,应在转换层大梁对应的位置下,采取加固措施,增加落地支撑,当然这项施工措施事先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支架应通过计算,经相关责任人核定再实施,千万不可盲目施工,否则是要出大问题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16 2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解释的比较详细,完全同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12: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一次性浇筑完毕是不大可能的,其一:有600多方混凝土,当你浇回来的时候,这边早已凝固,必须分两次浇筑;其二:一次性浇筑对模板等的支撑要求太高,很难保证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2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8卷第5期
Vol.28 No.5 2007青岛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转换梁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的选择
成继宏1,2,鲁龙瑞1,宋 臻3,吴 健2,4
(1.青岛建设集团置业分公司,青岛266011;2.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266033;
3.青岛建设集团公司,青岛266071;4.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青岛266002)
摘 要:施工手册中规定:“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板底20~30 mm处”,但
在工程施工中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引起一些争论.笔者针对工程施工中转换梁水平施工缝留设位
置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实例,论证了转换梁中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可不局限于《施
工手册》中介绍的板下.提出了相关建议,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转换梁;施工缝;留设位置
中图分类号:TU37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602(2007)05—0105—03
1 梁内水平向施工缝规范留设位置与施工现状的矛盾
《建筑施工手册》中[1],对于框架结构中混凝土梁上水平施工缝的规定为:“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 mm处.”由于该手册制定于1998年,当时框架结构梁的断面一般较小,按此位置留设并不会对施工造成不便,因此,施工单位大都遵照执行.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逐渐减小,新建建筑物也向着高层、超高层的趋势发展.高层住宅的常用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而某些建
筑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下部结构常选用框架结构,这种框架剪力墙结构通常都设转换层,上部结构的剪力墙在下部框架结构的转换梁上生根.上部层数越高,转换梁截面越大,高度越高.为保证下部框架结构的净空,只有加大转换梁高出地下室顶板的高度,同时受建筑室内外高差制约,住宅部分楼板和地下室顶板不在一个标高上.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这个高差越大,砼梁板一次性浇筑的难度也就越大.按照《施工手册》的规定,施工缝应该留在地下室顶板的板底以下约20~30 mm处,如果按此施工,则使二次浇筑转换梁吊模加固难度增大、剪力墙插筋位在施工中易移位、吊模与板间有空隙、砼浇筑难密实等一系列问题(见图1).因此,实际施工中常将施工缝设在地下室顶板上表面.这样可为二次浇筑提供宽敞的操作平台,模板加固和墙插筋
位置均可保证.但是许多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认为不符合施工缝留置规定,对在转换梁上留设水平施工缝持否定态度,认为那样转换梁将变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叠合梁,会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
2 理论分析
对于梁板等受力构件而言,在混凝土二次浇筑的结合面上,会产生拉、压、剪等复杂应力.但通过综合分析,可确定对混凝土结构交结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剪应力.二次浇筑的材料间能否有效的共同工作取决于结合面上的剪应力能否有效的进行传递.结合面上的剪应力主要由混凝土自身的抗剪强度和横贯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共同承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议按如下公式验算结合面的抗剪承载力[2]:
τ=VSIb(1)
式中 τ为结合面剪应力设计值;V为截面剪力设计值;I为截面惯性矩;S为截面的面积矩;b为截面宽度
τ≤fγ+0•56ρsvfy(2)
式中 fγ为结合面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ρsv为横贯结合面的抗剪钢筋的配筋率,ρsv=Asvb•s,Asv为在同一
截面内配置的箍筋各肢的全截面面积,S为箍筋的间距;fy为抗剪钢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照公式(1),根据梁上分布的荷载求得剪力最大值,进而得出施工缝截面上的剪应力值.再用公式(2)验算截面上混凝土的粘结剪力与梁箍筋应力的和是否大于施工缝截面上的剪应力值,如果大于则可以将施工缝留在此位置,即可以分二次浇筑.
3 工程实例分析
笔者在实际施工中有两个工程将施工缝留在了梁板的上表面,实际效果均较理想.现以某小区61#楼转换梁为例,做一简要分析验算.
3.1 工程概况
图2 本工程转换梁及楼板断面和施工缝留设位置
3.2 施工方法
首先将地下室楼板、住宅楼板及板下梁模板支设完毕.绑扎转换梁钢筋和地下室楼板钢筋,再根据墙钢筋锚固长度确定是否需绑扎剪力墙插筋(本工程未绑).梁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可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顶板标高.待混凝土强度满足上人要求后绑扎住宅楼板钢筋、剪力墙钢筋.凿毛清理梁内施工缝,支设梁外侧模板(地下室顶板一侧的梁模板)二次浇筑转换梁及住
宅楼板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图3 施工缝截面位置
3.3 内力验算
按工程设计图纸,使用活荷载车库顶4 kN/m2,住宅楼面2 kN/m2,住宅楼使用
恒荷载2•5 kN/m2,地下室覆土恒荷载18 kN/ m2,混凝土密度取2500 kg/m3.
恒荷载合计(沿梁长):
g=18×1•4+25×0•2×1•4+25×0•18×3•6+1•3×0•8×25+2×3•6×0•18
=25•2+7+16•2+26+1•296=75•7 kN/m
活荷载合计(沿梁长)
q=4×1•4+2×3•6=12•8 kN/m
施工缝处受剪强度验算[3]:
  Vmax=1•2×0•5g×l0+1•4×0•5ql0
=1•2×0•5×75•7×5•7+1•4×0•5×12•8×5•7 =258•89+51•07=309•96 kN
τ=VSIb=309•96×103×800×1000×500/(1/12)×800×(2300)3×800=0•19 N/mm2
ρsv=Asvb•s=4×π×r2/0•8×0•1=4×π×(0•014)2/0•8×0•1=0•031.
第5期  成继宏,等:转换梁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的选择
τ≤fγ+0•56ρsvfy=0•43+0•56×0•031×310=5•81 N/mm2.
经验算可知,抗剪强度验算满足要求.综合考虑了梁上恒荷载和活荷载的最不利组合,求得施工缝截面上的剪应力最大值.截面上混凝土抗剪和箍筋抗剪的合力为5•81 N/mm2大于施工缝截面上的剪应力0•19 N/mm2.因此施工缝处的剪力能有效传递,可保证分别浇筑的混凝土能共同工作.
3.4 工程效果
通过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缝,为住宅楼板浇筑提供了充足的施工空间,避免了转换梁在地下室一侧支设吊模,加固和施工难度也大大降低.此外,还消除了吊模部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结构隐患,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证.通过留设此施工缝,有效地将作业面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有利于作业人员的操作,加快了施工进度.该工程目前已使用3年,转换梁施工缝部位接茬严密,结构整体性良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对于梁内的水平向施工缝究竟可不可以留在板上这一问题,笔者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转换梁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梁内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关键是需要验算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粘结抗剪强度和箍筋的抗剪强度之和能否抵抗在此截面上产生的剪应力.建议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抗剪强度验算的结果,选择最有利于施工的部位设置工程施工缝.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14: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知网上搜索了一篇文章 ,大家看一下可行否?[img][/img]
[img]http://www.jgzj.net/bbs/

2.jpg

2.jpg

[/img]

1.jpg

1.jpg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0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个梁不会比桥梁重吧!!人家怎么搭排架的!!你也可以学学啊50公分一档!!满堂脚手!!拉杆多拉几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2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