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薪酬成本预算及控制
一、薪酬成本预算的方法
薪酬预算的两种方法:
(1)自上而下的薪酬成本预算方法
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先决定企业的薪酬预算总额、提薪幅度和分配政策,再将整个预算额度分配给企业内部各部门,最后由各部门管理者再将部门的薪酬额度按照企业分配政策和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分配给每个员工。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企业的整体薪酬成本和部门薪酬成本,便于调控人力成本开支与企业支付能力及企业绩效的对称性。但由于缺乏灵活性,所以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自下而上的薪酬成本预算方法
指通过基层单位各部门管理者提前预报部门在下一年度的薪酬预算,从而计算出各部门的薪酬开支,编制企业整体薪酬预算方案。其具体操作步骤一般是,首先告知经理薪酬政策和技术,并对经理进行薪酬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在薪酬预算过程中予以辅导和帮助。对于经理提交的预算报告进行审计,看其是否超出了薪酬增长额的合理范围,并编制薪酬预算报告。与高层管理人员就薪酬预算报告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并设定部门目标。最后通过追踪和向管理者报告周期状况来控制预计和实际的薪酬总数增加值。
二、薪酬成本的控制
企业薪酬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控制雇佣量
雇佣量是企业雇佣人数与他们的工时数量的乘积。所以控制雇佣量不仅是控制员工数量,也是控制工时数量。
(2)控制基本薪酬
(3)控制奖金
(4)控制福利支出
企业的福利支出可以分为三类:与基本薪酬相联系的福利、与基本薪酬无联系的福利和福利管理费用。与基本薪酬无关的福利属短期福利项目,数额较小,弹性较小。福利管理费用有较高的弹性可以利用。
(5)利用适当的薪酬技术手段
企业可以利用工作评价、薪酬调查、薪酬结构、薪酬宽带、计算机辅助管理、最高最低薪酬水平控制、成本分析、薪酬比例比较等薪酬技术手段,来促进或改善薪酬成本控制。
三、企业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的基本概念: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包括员工薪酬总额、社会保险费、员工福利费用、员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员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员工薪酬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个常用指标:
(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总量水平,考虑到企业规模的差异,通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指标对企业的支付能力进行分析和控制。该指标能够显示本企业员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也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
(2)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能够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
(3)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一般包括劳动力生产率、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对劳动的投入与收益,从而寻求最佳人工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