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章 总 论(第4层次) 第一节 概述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7月8日已经审计署审计长会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教材第6页)
● 审计的定义: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表现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经济来源和人员上的独立等多方面。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15
●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职能。(要会区别)第三节 审计分类 20
● 按审计主体分类
国家审计的主要特点是(3);内部审计的特点是 (3);社会审计的特点是(3)。
● 按审计内容分类
1.财政财务审计:(1)财政审计(2)财务审计
2.财经法纪审计
3.效益审计
● 按审计范围分类
1.全部审计
2.局部审计
● 按审计时间分类(会区分判断)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1)事前审计。(2)事中审计。(3)事后审计。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1)定期审计。(2)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和再次审计。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责任 (第4层次) 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 29
● 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4类,特点是什么,我国属于什么类型
● 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任务:检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监督。
具体任务有:6方面。
● 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7条包括取证权限、依法处理、公布审计结果。
● 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14条在职责范围内监督国家的钱、资产、人,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机构工作
●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第二节 内部审计机构 35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10条参与权、检查权、处理权、建议权第三节 社会审计组织 37
● 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1.审计业务:(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审查企业财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及其他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第三章 审计准则、质量控制标准和职业道德(第3层次) 第一节 审计准则 45
● 审计准则的含义: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而形成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评价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 审计准则的作用:4
另外,审计准则的颁布也为解决审计争议提供了仲裁标准。
● 国家审计准则:新国家审计准则正文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计200条。
其中:
4.审计实施
对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检查进行了规定。
其中,审计实施方案作为项目审计实施的第一个环节规定:
一是明确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实质性要求。(强调风险基础审计过程)
1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包括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和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2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结合适用的标准,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领域或者风险点。
3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重要性,评估可能存在重要问题,即重要风险领域或者重要风险点。
4在前面的基础上,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二是强调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计人员应当持续关注已作出的重要性判断和对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是否恰当,对原先不恰当判断和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并考虑其他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不再将审计前调查作为项目审计工作的一个单独阶段。
三是对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批权限作出了规定。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要求,主要包括:
一是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明确审计证据应当具有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和充分性。
二是规定了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全部项目进行审查(详查)或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抽查),也可以进行审计抽样。
三是规定了审计人员可以采取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和分析等7种基本方法取证。审计人员应当围绕认定问题所依据的标准、实事、影响和原因4个方面获取证据。
对审计记录作出的规定有:
一是明确规定审计实施过程、结论和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作出记录,并将审计记录划分为3种类型,即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取消了审计日记的做法。
二是规范了各类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对检查重大违法行为作出了特别规定。第二节 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60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组织从事各项工作的优劣程度,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项目质量。
● 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
●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
● 我国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对人员素质的控制
2.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3.审计机关的分级质量控制(新增)
(1)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做好具体工作。干活)
(2)审计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包括:(做好组织、监督、起草报告。项目指挥)
(3)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分配工作、监督、复核)
(4)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检查)
(5)审计机关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包括:(决策,总指挥)第三节 审计职业道德 65
● 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2010年审计署修订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15条,对于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做出了规定:审计人员应当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
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条款:
严格依法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要求有:11项
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条款:
10.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
● 社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1号——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规定:
1.遵守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在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保持独立性。
2.获取和保持专业胜任能力,保持应有的关注,勤勉尽责。
3.履行保密义务,对职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保密。
4.维护职业声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