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宏观调控的下一步走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昨天发表重要观点:“目前应进一步观察,不适合在短期内再出台紧缩性的政策。”作为央行智囊团的重量级人物,樊纲的表态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三季度经济放缓在意料之中”
在北京大学“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樊纲认为,由于产能过剩和内需不旺,使得今年经济问题更多的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过快。
固定资产投资被樊纲视作重要“热源”,相关数据在上半年达到31.3%,创下最近三年的新高。但樊纲表示,此后一系列调控措施接连出台了,包括上调贷款利率、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土地闸门、设置能耗门槛、逐项清理“亿元级”新开工项目等,都起到了降温作用,“三季度宏观经济的放缓是在意料之中。”
“投资正在放缓,过剩生产能力也会抑制投资。而且已经出台的调控政策还会使这种放缓的趋势持续很长的时间。因此,目前应进一步观察,不适合在短期内再出台紧缩性的政策。”
不过樊纲同时强调“如果下滑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应该尽快对目前紧缩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议为民工发社保解决双顺差
对于日益沉重的外汇储备,樊纲也抛出了独特观点。他言辞犀利地指出,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和由此导致的外汇储备异常膨胀,才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挑战。
“到今年年底,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会达到GDP的7%,而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会达到GDP的7%。”樊纲表示“就在我们说话的当口,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跨过1万亿美元关口,而且目前还看不出它增长减缓的迹象。”
这是一个“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的现象”,樊纲表示,“我同意人民币汇率应该继续调整。”事实上,从去年7月汇改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约2.66%。
但樊纲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人民币升值是可以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减少出口,但也会吸引更多的投机资本,外汇储备反而有继续增加的可能。”
樊纲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与其调汇率适当增加企业成本,还不如通过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方式,适度增加企业成本”,“这正是我们当前应该做和抓紧做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