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0年《法律法规》考题与前几年相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不定项选择题全部为四个选项
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越多,对考生来说,难度越大。2007~2009年的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有的题目有4个选项,有的题目有5个选项。而2010年的50道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全部为4个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的难度有所下降。
2、出题顺序与大纲要求顺序基本相同
2007年单选题的出题顺序是首先是产业政策,而且难度较大,然后才是其它法律法规,不符合从易到难的出题原则。2008年的出题顺序则没有规律。2009~2010年的考题则按考试大纲要求的顺序依次出题。从这点来说,符合考生复习时看书的思维和习惯。
3、不定项选择题出现了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
2010年的不定项选择题中,有3道题的答案只有1个答案。不定项选择题如出现多个一个答案的题目,对考生来说,要求提高了,难度也加大了。
例如:
2010年多选考题: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不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河道滩地( )。
A.改造城镇居民小区 |
B.挖筑鱼塘 |
C.开采地下资源 |
D.存放防洪物资 |
答案:A。见该条例第十六条,注意“滩地”两字。
4、单项选择题的选项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有限,但从2010年的部分单选题来看,其难度明显加大。其难度加大的方式主要通过增加选项的知识点,提高其综合性。
举例:
2010年单选考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液产生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采取严格防渗措施后利用天然裂隙、溶洞排放放射性废液 |
B.利用渗井、渗坑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 |
C.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按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予以贮存 |
D.采用符合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放方式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 |
答案:C。该题把“了解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排放或处理、贮存放射性废液的有关规定”的内容都涉及了,也就是说考生只有对该考点的知识都清楚才能做对。这类题可以通过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来出题,但放在单选题中出现,就增加了单选题的难度。这类题在2010年的考题中出现得较多。
5、部分题目与历年真题有重复
2010年的部分题目与07~09年的考题的考点有重复,但重复的数量不多。重复也不是完全雷同,在选项方面有所调整。
举例:
2009年多选考题:依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化学品( )时,需对其生产或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 )。
A.使用单位转产 B.生产单位扩建
C.生产单位停产 D.储存单位停业
E.使用单位解散
2010年多选考题:依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化学品( )时,需对其生产或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
A.使用单位转产 |
B.生产单位扩建 |
C.生产单位停产 |
D.储存单位停业 |
从以上分析可知,《法律法规》的复习时注意,第一,考生看书要更为仔细;第二,熟悉历年的真题有必要。在我主编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800题》(2011年版)中将更有利于考生的复习,更加贴近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近年来,盗版猖狂,为了防止盗版,2011年版的习题集要过了二月底后才与读者见面。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理解,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摘自徐颂老师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