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D)
A 总体性数量性和同质性
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2、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D )。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3、统计工作的基础是(B)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4、通过调查鞍钢、宝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拟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 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D )。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 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7 我国的统计报表(B)
A 都是全面统计报表
B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
C目前大多是非全面报表
D只有个别单位填报
8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B)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 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
9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值是(C)
A 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
B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C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
D确定调查单位的目的不同
10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1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B)。
A统计台账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12 街头拦截面坊的缺点之一是(D)
A 问卷长度比较长
B 费用比较高
C效率不高
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13 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C)。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1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15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B)
A 预计指标和综合指标
B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 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
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16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候,组距和组数(D)
A 没有关系
B 关系不确定
C 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
17组距数列的上限一般是指(A)
A 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B 本组变量的最小值
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
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18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C)
A 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 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 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者下限的组均可
19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D)
A 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
B 总体标志
C一总体与它总体
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20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21对某校学生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A)
A平行分组体系
B 复合分组体系
C 两者兼而有之
D两者都不是
22.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D)
A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
B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C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
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23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是(C)
A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24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D)
A 102.3%
B 94%
C 140%
D 94.9%
计划成本为X,计划降低2%,则降为0.98X,实际降低7%,则降为0.93X,0.93X/0.98X=0.949,约为94.9%.
25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A 甲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 乙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 两列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两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26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B)
A 水平法
B 累计法
C 两种方法都能采用
D 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
27平均发展速度是(C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28以1980年为基期,2006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应开几次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 )
A 28
B 27
C 26
D 25
29 某建筑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天完成,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290/320=90.63%
A 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 没完成计划
B 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超额9.37%完成了计划
C 计划完成程度为110.34%,完成了计划
D 计划完成程度为110.34%,超额10.34%完成了计划
30某造纸厂2004年产量比2003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 ,则该厂2004年产品单位成本( A )。
A减少0.62%
C 减少5.15%
B 增加12.9%
D增加1.75%
Q1/q0=113.6% q1p1/p0q0=112.9% 求p1/p0=112.9%/113.6%=0.9938 1-0.9938=0.0062
31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D)
A 志愿者抽样
B 判断抽样
C 随意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C)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 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
D不受抽样方法不同的影响
33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A)
A对比分析法
B 比例分析法
C 弹性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34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B )。
A.3个大类,6个中类
C.6个大类,6个中类
B.3个大类,16个中类
D.6个大类,16个中类
35下列各项中,(B)不是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人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36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所有(A)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 常住单位
B 经济活动单位
C基本统计单位
D 法人单位
37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A)原则进行分类的。
A 同质性
B规模性
C差异性
D 时期性
38 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的是(A)
A 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1%抽样调查
(在经济普查年份里)(非经济普查年份采取的一般是重点调查)
39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D)
A 商品销售总额
B 商品零售总额
C 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
40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A)
A 谁购进谁统计
B 谁管理谁统计
C谁销售谁统计
D谁加工谁统计
41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B)
A 资源费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
42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12000人,就业人数为380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D)
A 31.58%
B 68.42%
C 64%
D 24%
43 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D)计算(193页)
A 房屋出让价格
B 工程造价
C土地购置费用
D结算价格
44按照三次产业划分的形式,房地产业属于(C)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附加产业
46 货物周转量是指(B)
A 货物的总重量
B 货物重量与运送距离的乘积
C 货物重量与运送距离的商
D计费里程的货物运输量
47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C)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A 销售利润
B销售费用
C 销售额
D 销售成本 (174)
48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列入奖金统计的是(D )。
A.自然科学奖
B.创造发明奖
C.技术改进奖
D.劳动竞赛奖
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的年终奖、专业技术奖
49 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基本方法是(A)
A 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
B 加权平均法
C 计划进度法
D 工程结算法
50长期职工的用工期限为(B)
A 3个月以上
B一年以上
C 1个月以上
D 6个月以上
51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C )
A 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B 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C 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52 下列项目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是(B)
A 专利权
B 商誉
C 非专利技术
D 土地使用权
53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下列人员中(A)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
A 个体经营户
B 借用外单位人员
C 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
54 下列项目属于流动资产是(A)
A 现金
B 运输设备
C 专利权
D 土地使用权
55行政事业单位对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和物品的单价规定为(C )。
A.2000元以上
B.1000元以上
C.500元以上
D.200元以上
56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的总产出是按本期内(B)计算的。
A.全部营业收入
B.提供服务的总费用
C.全部经营支出
D.收人与支出的差额
57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库存的是(A)。
A.寄存在外单位的原油
B.代外单位保管的原油
C.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油
D.盘亏的原油
58下列各项中,(C)属于管理费用。
A.运输费
B.广告费
C.办公费
D.利息净支出
59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A)的在岗职工。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60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是( D ).
A.病假工资资
B.实习工资
C.节约奖
D.稿费
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BC)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普查
2、下列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CE)
A工厂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 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B )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商品零售额
C、产品库存量
D、年末人口数
E、年平均人口数
4 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是(BCDE)(总量指标分为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
A 企业数
B 利润总额
C 产品销售收入
D 固定资产原值
E工资总额
5 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程度采用的指标是(BCDE)
A 发展水平
B 发展速度
C 增长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E 平均增长速度
6 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则说明(BCD)
A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15.4%
B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
C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
D 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
C 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15.4%
(分清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与某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7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 ABCDE )
A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t)
B极限误差的大小
C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
D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
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
8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有(BCDE)
A 严格的准确性
B 文体的特殊性
C 明显的综合性
D 鲜明的实践性
E 明确的目的性
9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指的是(CDE)
A 建筑业
B 房地产业
C 采矿业
D制造业
E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10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是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ABCD)等活动总量的价值
A 购进
B 保管
C 包装
D 销售
E 运输
1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
A 实际到达本单位
B 经过验收、检验
C 办理完入库手续
D款项已经支付
E必须是一次能源
12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ABDE)
A 4%
B 6%
C 10%
D 13%
E 17%
13 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人员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有(ABCDE)
A 兼职人员
B外籍雇员
C民办教师
D借用外单位人员
E 聘用的退休人员
14 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条件包括(ABDE)
A 主体工程已经建成
B主体工程建成的同时辅助工程已经建成
C已完成工程量的30%
D负荷试运转合格
E 配套的环境保护工程已经建成
15 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
A 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 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 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1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是(BE)
A 2008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
B 200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
C 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
D2008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亿元
E2008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959个
17 若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在总体方差未知时,解决方法有(ABCD)
A 用样本方差代替
B用估计资料代替
C 用过去调查的资料代替
D用小规模试验性调查资料代替
E将其视作1
18 收入法的增加值包括(ABCE)
A 固定资产折旧
B劳动者报酬
C生产税净额
D 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E 营业盈余
19 所有者权益包括(ACDE)
A 实收资本
B企业利润
C 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E资本公积
20 固定资产包括(CE)
A 存款和存货
B 长期投资
C建筑物
D股票
E机器设备
在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BCD)()()()()。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全国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全国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三、判断题
1 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在分组数列中,某一组的次数越大,则改组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 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看概念,即可以用总量指标表式,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来表式)
5 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7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法人)
8 增加值率就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
9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不包括非生产用能源(×)(包括)
10 收入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1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12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价格与计算投资完成额的价格不同(×)(相同)
13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5的年份实施(×)
14 人物、吨公里、米、台时、亿元为实物单位(×)(分为实物单位和价值单位。实物单位按照实物定义单位,例如人、台,包括复合单位,例如千瓦时、卡/公斤) |
|